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4的文章

葉紹翁(yè shào wēng),(1194—?)。南宋中期人,字嗣宗(sì zōng),號靖逸。生於1194年,卒,不明。龍泉人

圖片
葉紹翁 編輯 葉紹翁(yè shào wēng),(1194—?)。南宋中期人,字嗣宗(sì zōng),號靖逸。生於1194年,卒,不明。龍泉人。祖籍浦城。原姓李,後嗣於龍泉(今屬浙江)葉氏,祖父李穎士於宋政和五年(1115)中進士,曾任處州刑曹,後知餘姚。建炎三年(1129),穎士抗金有功,升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後因趙鼎黨事,被貶。紹翁因祖父關係受累,家業中衰,少時即給龍泉葉姓為子。光宗至寧宗期間,曾在朝廷做小官,與真德秀過從甚密。他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與葛天民互相酬唱(酬唱:用詩詞互相贈答)。 中文名 葉紹翁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龍泉人。祖籍浦城 出生日期 1194年 逝世日期 不詳 職 業 文學家、詩人 代表作品 《遊園不值》 目錄 1 人物生平 2 個人作品 1 人物生平 編輯 作者頭像 [1] 葉紹翁是江湖派詩人,他 ​​的詩以 七言絕句 最佳,如《遊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歷來為人們所傳誦。其他如《夜書所見》寫兒童夜挑促織,景象鮮明,反襯出客中的孤寂;《嘉興界》寫江南水鄉景色,頗饒風味;《田家三詠》寫田家的生活片斷,平易含蓄,詞淡意遠,耐人尋味。另外,周密《齊東野語》載其詠史詩《漢武帝》一首,頗盡諷刺揶揄之能事。葉紹翁詩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賢小集》本。他別著《四朝聞見錄》,雜敘宋 高宗 、孝宗、 光宗 、 寧宗 四朝軼事,頗有史料價值,有《知不足齋叢書》本、《叢書集成》本。 [2] 2 個人作品 編輯 夜書所見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遊園不值 應憐 屐齒 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此文被選入蘇教版小學語文五下第5課) 嘉興界 平野無山見盡天, 九分蘆葦一分煙。 悠悠綠水分枝港, 撐出南鄰放鴨船。 田家三詠 平野無山見盡天,九分蘆葦一分煙。 悠悠綠水分枝港,撐出南鄰放鴨船。 敬...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圖片
司馬昭是三國時魏國人,他父親名叫司馬懿,是魏國的大將。 魏文帝曹丕死後,魏國的大權實際上落到司馬懿手裡。 司馬懿死後,大兒子司馬師輔助十三歲的皇帝曹髦,權勢比司馬懿更大,但沒有多久,就病死了。 司馬師在病重的時候,便把一切權力交給了弟弟司馬昭。 司馬昭總攬大權後,野心更大,總想取代曹髦。 他不斷剷除異己,打擊政敵。 年輕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當長,遲早會被司馬昭除掉,就打算鋌而走險,用突然襲擊的辦法,幹掉司馬昭。 一天,曹髦把跟隨自己的心腹大臣找來,對他們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恥辱,我要你們同我一道去討伐他。"幾位大臣知道 這樣做等於是飛蛾投火,都勸他暫時忍耐。 在場的一個叫王經的對曹髦說:"當今大權落在司馬昭手裡,滿朝文武都是他的人;軍王您力量軟弱,莽撞行動,後果不堪設想,應該慎重考慮。" 曹髦不接受勸告,親自率領左右僕從、侍衛數百人去襲擊司馬昭。 誰知大臣中早有人把這消息報告了司馬昭。 司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殺掉了。 後來,人們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來說明陰謀家的野心非常明顯,已為人所共知。   司馬懿

司馬昭

圖片
司馬昭 晉王 後人繪製的司馬昭(右)、司馬攸(左) 國家 魏國 主君 曹髦 → 曹奐 姓 司馬姓 名 昭 字 子上 官職 相國 封爵 新城鄉侯→晉公→晉王 籍貫 司州河內郡溫縣孝敬里舞陽村(今河南省溫縣招賢鎮)人 出生 漢獻帝 建安 十六年 (211年) 逝世 魏元帝 咸熙 二年 265年9月6日 (54歲) 廟號 太祖 諡號 文王→文皇帝 [ 顯示 ] 親屬 司馬昭 (211年-265年9月6日),字 子上 ,司州河內郡溫縣孝敬里舞陽村(今河南省溫縣招賢鎮)人。 司馬懿 與 張春華 的次子, 司馬師 之弟, 西晉 開國皇帝 司馬炎 之父, 曹魏 後期著名 政治家 和 軍事家 。司馬昭繼其父兄的權力,消滅 蜀漢 ,取代曹魏的權力。滅蜀後一年逝世,其子 司馬炎 逼曹奐禪讓後稱帝,追司馬昭為 晉文帝 。 生平 繼其父兄 239年司馬昭被封為 新城鄉侯 。後遷散騎常侍。244年作為征蜀將軍隨 曹爽 伐蜀,副於 夏侯玄 。蜀將 王林 夜襲司馬昭營,司馬昭躺著不動,王林退去。司馬昭對夏侯玄說:「費禕據險距守,進軍不能與之交戰,攻之也不行,應該立刻回師,以後再作打算。」加上司馬懿也給夏侯玄寫信勸說,夏侯玄最終說服曹爽回師。 249年(魏正始十年) 司馬懿 發動 高平陵之變 , 族滅 曹爽一家,開始專權國政。 251年司馬懿死後,他的兄長 司馬師 繼父丞相位,他本人繼父晉公位,廢魏帝 曹芳 ,立 曹髦 。 255年 司馬師 死後,司馬昭代替他,成為曹魏國內舉足輕重的人物,官為「 大將軍 加 侍中 , 都督 中外諸軍、 錄尚書事 ,輔政,劍履上殿」。 256年又進為 大都督 、高都公。 浮淮靜亂 主條目: 諸葛誕之亂 256年,司馬昭偕同曹魏皇帝曹髦一起平反鎮東大將軍 諸葛誕 的 反叛。司馬昭則率軍征伐諸葛誕。東吳派文欽與全懌、全端、唐諮和王祚等領兵救援,趁王基包圍圈未完成而領兵進入壽春城。司馬昭指揮魏軍主力包圍了壽春的近 十八萬吳軍和叛軍,一面設計讓他們誤以為救兵將至,不再節約糧食,一面招降瓦解敵軍,諸葛誕的部下大量歸降,突圍攻擊魏軍防禦工事未成,內部矛盾激化,諸 ...

有仍氏

《 晉羊叔姬 》 晉羊叔姬: 叔向欲娶於申公巫臣氏,夏姬之女,美而有色,叔姬不欲娶其族。叔向曰:「吾母之族,貴而無庶,吾懲 舅氏矣。」叔姬曰:「子靈之妻殺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國兩卿矣。爾不懲此,而反懲吾族,何也?且吾聞之:有奇福者,必有奇禍。有甚美者,必有甚惡。今是鄭 穆少妃姚子之子,子貉之妹也。子貉早死無後,而天鐘美於是,將必以是大有敗也。 昔 有 仍 氏 生 女 , 髮 黑 而 甚 美 , 光 可 監 人 , 名 曰 玄 妻 。 樂正夔娶之,生伯封。宕有豕心,貪惏毋期,忿戾毋饜,謂之封豕。有窮后羿滅之,夔是用不祀。且三代之亡,及恭太子之廢,皆是物也。汝何以為哉!夫有美物足 以移人,苟非德義,則必有禍也。」叔向懼而不敢娶,平公強使娶之,生楊食我,食我號曰伯碩。伯碩生時,侍者謁之叔姬曰:「長姒產男。」叔姬往視之,及堂, 聞其號也而還,曰:「豺狼之聲也。狼子野心,今將滅羊舌氏者,必是子也。」遂不肯見。及長,與祁勝為亂,晉人殺食我,羊舌氏由是遂滅。君子謂叔姬為能推 類。《 詩 》云:「 如彼泉流,無淪胥以敗。 」此之謂也。                

後緡是少康的母親

圖片
後緡 後緡 職業 夏後氏 正妃 配偶 相 子女 少康 後緡 [註 1] ,, 夏朝 第五代君主 相 的妻子,出自 有仍氏​​ 。 相繼位後,遷都至帝丘(今 河南省 濮陽 西南),依靠同姓部落 斟灌氏 (今 河南省 清豐 南)統治。夏的故土被 后羿 、 寒浞 先後統治。寒浞的兒子 澆(奡) 滅斟灌氏,相逃至 斟鄩 ,被殺害。後緡已懷下相的兒子,從牆洞中爬了出來,逃至娘家有仍氏(今 山東省 濟寧 東南),始免於難,後來生下 遺腹子 少康 。少康長大後滅寒浞,史稱 少康中興 。   姒相(公元前2005~前1978年)相,姓姒,名相,又稱相安、後相。中國王族分封時代夏王朝的第五任王。他的祖父是夏王朝二任王 姒啟 ,父親是四任王 姒仲康 ,三任王 姒太康 是他的伯父。葬於河南 濮陽市 相陵。 姒相之父姒仲康 姒相 帝王檔案 姒相   在位起訖:公元前2030——前2002年。   生卒年:公元前2059—前2002年。   出生地:斟尋(今河南偃師市東北)。   立都:帝丘(今河南濮陽市西南)。   遷都:斟灌(今 山東 壽光市 東北)。   年號:帝相元年(壬申,前2029)。   繼承人: 姒少康 編輯本段 生平簡介   姒相出生於夏王朝二任王帝啟二年,出生在夏都斟尋。他從小聰明好學,喜歡讀書練武,深得父母喜愛。    姒相 原本是一位普通的王族子弟,但是夏王朝一次重大的意外變故,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三任王 太康 四年,姒太康不守王道,與幾名親信大臣帶着一支隊伍前往洛南打獵。有窮國首領妘 后羿 乘機發兵入侵夏王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占了夏都斟尋,鏇即自立爲王。後來在各地諸侯的聲討下,后羿不得不把王位讓給了姒相的父親姒仲康,於是姒相也就一躍而成爲當朝的太子(其實夏王朝還沒有太子的稱呼,當時稱王子,但後世許多史書上都稱太子,本書也就從眾了)。    仲康八年,有窮國首領妘后羿再次出兵攻打夏都斟尋,敵軍攻勢凶猛,戰爭局勢瞬息萬變。姒仲康爲避戰亂,命人護送太子姒相前往邳國(今江蘇省邳州市),投 奔邳侯,讓他在那里繼續習文練武。不久,夏都被有窮軍攻占,他的父王姒仲康率領臣民棄都逃亡,北渡黄河,投奔了同姓諸侯昆吾。第二年...

少康中興

圖片
少康中興 少康中興 乃中國史上首個出現「 中興 」二字的時代。 少康 是 中國 夏朝 的第六代 天子 。第三代 天子 太康 被東方一個 諸侯 國 有窮氏 (今山東西部) 后羿 所伐,后羿取代了夏之政權。 後來 后羿 的寵臣 寒浞 發動 政變 ,血洗后羿一族。而太康抑鬱而終,弟仲康繼位成第四代夏王,寒浞對太康一家窮追不捨。於是仲康逃難時死,兒子 相 (第五代夏王)也被殺死,相的妻子是 有仍氏 (今山東省 濟寧市 任城區 ,或說 濟寧市 金鄉縣 )諸侯的女兒後緡氏,有身孕,逃回有仍國,生下了少康,當上牧正,負責管理畜牧。寒浞不肯放過夏朝 宗室 ,寒浞之子 寒奡 派人殺少康。 後來少康避難,逃往 有虞國 (今 河南省 虞城縣 ),擔任有虞氏庖正(掌廚),國王虞思把女兒「二桃」嫁給了少康,並積極厚植勢力,有田一成(方十里),有眾一旅(五百人),又得有虞國諸侯 伯思 相助。一日少康發起義師,聯絡夏朝遺臣 伯靡 ,派 女艾 刺探澆的軍情,伯靡揮軍直攻有穹國都 穹石 ,寒浞自殺未遂,被人民綁住拖到伯靡面前。伯靡歷數寒浞各項罪狀,將他的肉一片一片割下, 凌遲 至死。接著少康命 女艾 攻打 寒奡 , 季杼 則奉命攻打 寒豷 。 功成之後,少康命人將豷剁成肉醬, 寒奡 被設鼎 烹殺 。少康重新取回夏朝的政權,成為第六代夏 天子 。在位期間,少康勤政愛民,專心農業水利,史稱為「少康中興」。   少康 爲夏王朝第六世國王。夏後相之妻 後緡 所生。後緡母家爲有仍氏,當 寒浞 攻殺夏後相的時候,相妻懷孕,從牆洞中逃歸母家,生少康,所以少康一直生活在有仍氏。長大後當了有仍氏的牧正,管理畜牧。當寒浞之子澆派人去追殺少康時,少康逃到了有虞氏,當了有虞氏庖正(廚官)。 舜 的後人 虞思 把兩個女兒嫁給了少康,又給了少康土田和眾人,少康才站住了腳,並開展恢複夏朝統治的各種活動。 編輯本段 中興簡介   少康        少康中興乃中國史上首個出現“中興”二字的時代。少康是中國 夏朝 的第六代王。第三代 夏王太康 被東方一個 諸侯國 有窮氏(今 山東 西部) 后羿 所伐,后羿取代了夏之政權。後來后羿的寵臣寒浞發動政變,血洗后羿一族。而太康抑鬱...

湯武革命

圖片
汤武革命 汤武革命 - 简介 商汤 《易·革·彖辞》中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名言。这里所说的“ 汤 ”,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治王朝的开基者—— 商汤 天乙 。他曾经领导商部族和其他诸侯反抗夏王朝最后一个统治者—— 桀 的残暴统治的同盟部族,运用战争的暴力手段,一举推翻垂死腐朽的夏王朝,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而“武”则是指 周武王 ,他领导商王朝的诸侯国西周推翻了 商纣王 的 统治,建立了新的王朝——西周。这两次王朝更迭合称为“汤武革命”。中国古代把改朝换代说成是天命的变革,所以称为“革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武力改 朝换代,成汤通过“伐谋”、“伐交”、“伐兵”,最终取得战争速胜。这对后世战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构建,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汤武革命 - 详情 周武王 商是黄河下游的一个部落,传说商的祖先契在尧舜时期,曾经跟 大禹 一起治过洪水,是个有功的人。另一先祖 王亥 在夏时就以造牛车闻名,他驾着牛车,用帛和牛当货币,在部落间做买卖,由此可见,商部落的手工业和畜牧业十分发达。到夏朝末年,商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了。其部落首领 成汤 是一个有远见又十分仁义的人,他看到夏桀暴虐残忍,喜好淫乐,民心渐失,是灭夏的好时机,便采取了一系列强商弱夏的措施,在内政外交上做了积极的准备。首先,他将居住地迁至 亳 ( 亳邑 今 居何处,目前尚无定论,多数学者倾向于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洛阳偃师商城遗址),便于以后的军事行动,因为从亳到夏朝的统治中心伊水、洛水流域,交通非 常便利,易于行军打仗;其次,他对内实行勤政薄敛、体恤民情的政策,使人民生活安定,物资积累日益丰富;再次,他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伊尹在投奔成汤的途 中,成为奴隶。但是成汤并没有因此看不起他,而是大加重用,把他破格提拔为右相。   事实证明, 伊尹 在后来灭夏的战争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对外,成汤对其它小的诸侯恩威并施,采取了拉拢与攻打两手政策。在豫东,伊尹辅佐成汤悄无声息地树立了另外一种形象。野外,有人四面 张网捕鸟,并祷告说:“小鸟啊,从四面八方都进我的网里吧!”成汤则说:“怎么能把天下的鸟捕尽呢!”于是就把网揭开了三面,祷告说:“往左边飞,往右边 飞,不听劝告的,就要被网住了。”与“一网打尽”的贪婪相比,“网开三面”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