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5的文章

小籠包

圖片
小籠包 小籠包 一屜小籠包 起源 別稱 小籠饅 起源國家 中國 地區 江南地區 詳情 上菜順序 小吃類、點心類 主要成分 麵粉、肉餡 大約熱量 ( 卡路里  / 份) 230大卡(100克) 南翔小籠饅頭製作技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 上海市 嘉定區 分類 傳統技藝 序號 943 編號項目 Ⅷ-160 [1] 登錄 2014年 南翔小籠饅頭製作工藝 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 黃浦區 、 嘉定區 分類 傳統技藝 序號 55 編號項目 Ⅷ-8 登錄 2007年 小籠包 簡化字 小笼包 正體字 小籠包 [ 顯示 ] 標音 漢語別稱 簡化字 小笼馒头 正體字 小籠饅頭 [ 顯示 ] 標音 小籠包 ,簡稱 小籠 、 江浙 及 上海 一帶依古稱謂之 小籠饅頭 , [2] 是一種流行於 江南 地區的著名 點心 ,以「體小、餡大、汁多、味鮮、皮薄、形美」而著稱。現今已傳至世界各地,成為一道著名的中華傳統麵點。 食用小籠包的秘訣是: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吃湯 簡介 [ 編輯 ] 小籠包的歷史可上溯自 北宋 ,至今尚有類似的「灌湯包」。 靖康之難 後,宋室南渡,將飲食習慣一併帶到南方,小籠亦因此成為江浙一帶的代表性食物, [3] 尤以 清 同治年間後,在今 常州 、 無錫 一帶出現了現代形式的小籠包。 [4] 歷史流傳中,小籠包逐漸形成了上海南翔小籠饅頭、無錫小籠饅頭、紹興喉口饅首、蟹黃湯包、小籠灌湯包、蝦肉小籠、加蟹小籠包等流派。 [4] 1949年後,原籍山西的楊秉彝,在臺灣創辦了 鼎泰豐 餐廳,小籠包即爲該店特色名點。 [5] 部分流派 [ 編輯 ] 上海南翔小籠饅頭 [ 編輯 ] 上海 南翔 小籠源自清代同治十年(1871年)之 古猗園 ,彼時該園常為文人墨客聚會之用,位於 南翔鎮 八字橋畔的「日華軒糕團店」老闆黃明賢從中看到商機,挑來店中大肉饅頭叫賣,後仿效者漸多,黃明賢另闢蹊徑,採取由大改小、重餡薄皮的方法,終成了小籠饅頭。其選用精白麵粉擀成薄皮,再以精肉為餡,撒入少量碾細的芝麻,以取其香,還根據不同節令取蟹粉或春筍、蝦仁和入肉餡,成為古猗園內的美味佳點,以致園內各處食

圖片
粥 粥 狀元粥 粥 (又稱 稀飯 或 糜 ),是一種用 稻米 、 小米 或 玉米 等糧食煮成的稠糊的食物。不同地方的粥有不同的濃度,而不同地方對其他地方的粥也有不同的別稱。其他常見別名還有: 稀飯 、 撩命湯 、 黏粥 等。 唐代 楊曄 《膳夫經手錄》記載用茶葉煮的粥稱為「茗粥」。唐代詩人 儲光羲 有詩《吃茗粥作》。 在東亞地區,粥普遍被視為 病人 的食品(因爲其容易消化),在粥中打入 雞蛋 能為病人增添體力。 歷史 [ 編輯 ] 《 禮記 ·月令》記載「養衰老,授几杖,行糜粥」。《 史記 ‧扁鵲倉公列傳》載西漢名醫 淳于意 用火齊粥治癒齊王的病。 袁枚 《隨園食單》記載:「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清代學者 黃雲鵠 著《廣粥譜》一書,載粥方247個,這可能是中國最早有關粥的專著。 種類 [ 編輯 ] 廣東粥 [ 編輯 ] 廣東 人把粥煮爛,使粥變得綿滑,部分人會在白粥中加入適量去殼去芯的 白果 ,以增加清香口感,亦容易消化。 廣東粥有時不加配料,稱為「 白粥 」,或只加少量 陳皮 、 白果 及 腐竹 ,亦有加入極少量鹼水使之更綿滑。以鹽佐食;亦有配以乾瑤柱絲的 瑤柱白粥 ,以增添香味。白粥配 油炸鬼 是廣東常見的早餐。 廣東和香港有一種粥品稱為「生滾粥」,在大粥鍋裏搯出少量粥到另一個較小的鍋子加熱後,再加入新鮮的 肉類 、 海鮮 或動物內臟等,煮至僅熟以保持其鮮嫩香滑。常見的生滾粥有 鯇魚 片粥、 魚雲粥 、 水蟹粥 和 及第粥 等,還可因應個人需要加入 薑 絲、 蔥 絲、 豉油 和 胡椒粉 等配料調味。生滾粥的特色是保持新鮮食物的原味,部分粥店為免食品煮得過熟,影響口感,所以會把生的肉類,如牛肉、鯇魚片或豬肝,切成薄片後放入碗中,然後把滾沸的白粥倒入碗中,以滾粥的熱力把材料燙熟,再直接原碗送到桌上供客人食用。雖然這個方法不會令材料過熟,保留材料原味,但另一方面,也難以確保全部材料都能被熱粥燙熟,易有衛生風險 [1] 。 廣東人在食粥時,亦常加上切段的 油炸鬼 ,剛炸脆的油條浸入粥內,輕微軟化時鬆脆美味,口感獨特。外加 皮蛋 切件、蔥花和白鬍椒粉也是常見的吃法。 廣東粥有: 艇仔粥 據說起源自以前 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