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聿」,拼音:yù,注音:ㄩˋ,粵拼:leot6[3],英文:Ieoh Ming Pei,署名:I. M. Pei,1917年4月26日-),美籍華人建築師,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the last master of high modernist architecture)。

貝聿銘

 
 
貝聿銘
I.M. Pei.JPG
攝於美國駐盧森堡大使館官邸
出生1917年4月26日(98歲)
中華民國 中國廣東省廣州市
國籍 美國
母校聖保羅書院(小學)
上海青年會中學(初中)
聖約翰大學附屬中學(高中)
賓州大學
麻省理工學院
哈佛大學
獎項普利茲克獎
美國建築師學會金獎
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貝聿銘(「聿」,拼音:yù,注音:ㄩˋ,粵拼:leot6[3]英文Ieoh Ming Pei,署名:I. M. Pei,1917年4月26日),美籍華人建築師,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the last master of high modernist architecture)。
貝聿銘為蘇州望族之後,出生於民初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父親貝祖貽曾任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總裁,也是中國銀行創始人之一,生母姓莊,清廷國子監祭酒之後,於貝氏13歲時罹癌過世,繼母蔣士雲,為中華民國駐外使節蔣履福[4]之女。貝氏有一個姐姐,兩個弟弟、兩個妹妹,妻子盧淑華(Eileen Loo)為中國留美學生,他們育有3兒1女(貝定中/貝建中/貝禮中),其中貝建中Chien Chung (Didi/弟弟) Pei)與貝禮中Li Chung (L.C.) (Sandi/三弟) Pei)皆是美國著名建築師。[5]


    生平[編輯]

    早年生活[編輯]

    民國初年,貝聿銘之父貝祖貽參與籌組中國銀行。民國四年(1915年),貝祖貽調任中國銀行廣東分行,攜妻女離開故鄉蘇州,遷往廣州市,兩年後(1917年)的4月26日,貝聿銘於廣州出生[6]
    民國七年(1918年),貝祖貽為逃避政爭,舉家移居香港[6],設立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出任總經理,貝聿銘的弟妹皆在香港出生[7],他在香港度過童年,入讀聖保羅書院
    民國十六年(1927年)貝祖貽獲政府諒解,出任中國銀行上海分行經理,一家人就搬到上海。貝聿銘初中就讀上海青年會中學,高中畢業自聖約翰大學附屬中學,應祖父貝理泰要求,貝聿銘每年暑假會回蘇州,入住祖宅獅子林。蘇州園林的生活經驗,影響到貝聿銘日後的設計哲學:「人與自然共存」、「家庭的真正含義:內聚力和歷史」[8]
    貝祖貽公務繁忙,貝聿銘與姊弟妹主要由母親負責照顧教養。貝聿銘之母是虔誠的佛教徒,待人熱情,交友廣闊,貝聿銘深受其影響[8]。民國十八年(1930年)貝聿銘13歲時,母親罹癌過世,對他及其家人帶來重大打擊,其父為忘亡妻傷痛遠走歐洲,後奉派出任中華民國駐義大利公使[8]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8歲的貝聿銘負笈美國,先在賓州大學攻讀建築學,後轉往麻省理工學院,1940年取得麻省理工學院建築學士學位,1946年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學位,1954年成為美國公民[1]

    職業生涯[編輯]

    貝聿銘自哈佛大學畢業後,1948年加入地產商齊氏威奈公司Webb and Knapp),擔任建築部總監(Architecture Director)一職。1955年,貝聿銘取得齊氏集團的協議成立I.M. Pei & Associates聯合事務所,經兩度更名後成為Pei Cobb Freed & Partners聯合事務所[9]。事務所共從事過114件設計案,其中66件是貝聿銘負責。
    貝聿銘早期的作品有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的影子,不過他不像密斯以玻璃為主要建材,而是採用混凝土,如紐約富蘭克林國家銀行、鎮心廣場住宅區、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到了中期,歷練累積了多年的經驗,貝聿銘充分掌握了混凝土的性質,作品趨向於柯比意式的雕塑感,其中當以全國大氣研究中心達拉斯市政廳,等皆屬此方面的經典之作。貝聿銘擺脫密斯風格當以甘迺迪圖書館為濫觴,幾何性的平面取代規規矩矩的方盒子,蛻變出雕塑性的造型。身為齊氏威奈公司專屬建築師,貝聿銘有機會從事大尺度的都市建設案,並從這些開發案獲得對土地使用的寶貴經驗,使得他的建築設計不單考慮建築物本身,更關切環境提陹到都市設計的層面,著重創造社區意識與社區空間,其中最膾炙人口的當屬費城社會嶺住宅社區一案,而他們所接受的案子是以辦公大樓與集合住宅為主。
    貝聿銘人生中的低谷是波士頓漢考克大廈的玻璃幕牆脫落,當時他和他的合伙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這也證明了他有強大的抗打擊能力和抗壓性。
    建築融合自然的空間觀念,主導著貝聿銘一生的作品,如全國大氣研究中心、伊弗森美術館狄莫伊藝術中心雕塑館與康乃爾大學姜森美術館等。這些作品的共同點是內庭,內庭將內外空間串連,使自然融於建築。到晚期內庭依然是貝聿銘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唯在手法上更著重於自然光的投入,使內庭成為光庭,如香山飯店的常春廳、紐約阿孟科IBM公司的入口大廳、香港中銀大廈的中庭、紐約賽奈醫院古根漢館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與比華利山創意藝人經濟中心等。光與空間的結合,使得空間變化萬端,「讓光線來作設計」是貝聿銘的名言。
    身為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建築物四十餘年來始終秉持著現代建築的傳統,他堅信建築不是流行風尚,不可能時刻變花招取寵,建築是千秋大業,要對社會歷史負責。他持續地對形式、空間、建材與技術研究探討,使作品更多樣性、更優秀。他從不為自己的設計辯說,從不自己執筆闡釋解析作品觀念,他認為建築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
    貝聿銘個人所獲的的重要獎項包括1979年美國建築師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築學院金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1989年第一屆日本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雷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Medal of Liberty),2009年獲得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金獎等等。

    榮譽與獎項[1][2][編輯]

    學術[編輯]

    • 1940年,麻省理工學院「阿爾法羅池獎章」(MIT Alpha Rho Chi Medal
    • 1940年,麻省理工學院遊學獎學金(MIT Traveling Fellowship
    • 1940年,麻省理工學院「建築師學會獎章」(MIT AIA Medal
    • 1951年,惠爾賴特遊學獎學金(Wheelwright Traveling Fellowship
    • 1975年,獲選為美國藝術文學院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終生院士
      • 1978至80年,當選為美國藝術文學院首位建築師背景的院長
    • 1979年,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校長院士
    • 1984年,成為法蘭西藝術院L'Académie des Beaux-Arts de France)外籍院士
    • 1993年,獲選為英國皇家藝術學院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名譽院士
    • 1997年,獲選為法國建築學院L'Académie d'Architecture de France)海外院士

    專業[編輯]

    • 1961年,美國藝術文學院「阿諾·布魯納獎」(The Arnold Brunner Award
    • 1963年,美國建築師學會紐約分會「榮譽獎章」(The Medal of Honor
    • 1970年,美國波士頓國際學院「金門獎」(Golden Door Award
    • 1976年,美國「湯瑪斯·傑佛遜記念獎章」(The Thomas Jefferson Memorial Medal),表揚其「對建築領域的卓越貢獻」(for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 1978年,美國室內設計師協會「埃爾希·德·沃爾夫獎」(Elsie de Wolfe Award
    • 1979年,美國藝術文學院「建築學金獎」(The Gold Medal for Architectur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
    • 1979年,美國建築師學會金獎AIA Gold Medal
    • 1981年,法國建築學院「建築學金獎」(La Grande Médaille d'Or
    • 1981年,美國紐約市「藝術文化類市長榮譽獎」(The Mayor's Award of Honor for Art and Culture
    • 1981年,美國國家藝術委員會「榮譽金獎」(Gold Medal of Honor
    • 1983年,普利茲克獎
    • 1989年,日本高松宮殿下記念世界文化賞「建築終身成就獎」
    • 1990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獎」
    • 1991年,美國柯爾貝爾基金會「卓越首獎」(First Award for Excellence
    • 1994年,以色列貝扎雷藝術與設計學院Bezalel Academy of Art and Design)「藝術與文學類耶路撒冷獎」(Jerusalem Prize for Arts and Letters
    • 1994年,中國建築學會「傑出成就金獎」(Gold Medal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Architecture
    • 1994年,美國紐約州政府「藝術獎」(New York State Governor's Arts Award
    • 1996年,義大利「新世紀金玫瑰國際獎」(Premio Internazionale Novecento La Rosa d'Oro
    • 1996年,美國紐約市政藝術協會「賈桂琳·甘迺迪·歐納西斯獎章」(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 Medal
    • 1997年,美國布朗大學「獨立獎」(Independent Award
    • 1998年,美國麥克杜威部落「麥克杜威獎章」(Edward MacDowell Medal
    • 1999年,美國紐約市歷史地標保存中心「文化桂冠獎」(Cultural Laureate
    • 2001年,美國哲學會「湯瑪斯·傑佛遜藝術、人文、社會科學卓越成就獎章」(The Thomas Jefferson Medal for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in the Art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2003年,美國史密森尼學會庫珀·休伊特國家設計博物館「國家設計獎之終身成就獎」(National Design Award: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 2003年,美國國家房屋博物館「亨利·C·特納獎」(Henry C. Turner Prize),表揚其「對建造技術創新的貢獻」(for Innovation i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 2006年,德國埃爾文·維克特基金會「東方與西方獎」(Orient und Okzident Preis
    • 2009年,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皇家金獎 (Royal Gold Medal)

    勳章[編輯]

    主要作品[編輯]

    蒙特婁的Place Ville-Marie 
    香港中環中銀大廈 
    日本美秀美術館 
    印第安納大學美術館 
    北京香山飯店 
    蘇州市蘇州博物館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60句精選關於『知識』的經典語錄

    在涅貴不缁:處在污濁的環境中,貴在不被污染

    《典 論•論文》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文學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