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5的文章

國會圖書館成立於1800年4月24日。最初是為當時美國國會服務的學術圖書館,圖書館最初的館藏書目都是為美國總統湯瑪斯·傑佛遜所提供

圖片
國會圖書館 (美國) [ 編輯 ] 座標 : 38°53′12.64″N   77°0′16.7″W 國會圖書館        國會圖書館閱覽室 基本資訊 建立時間 1800 地址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分館數 無 收藏 規模 22,194,656本已分類書籍。5,600份手稿、報紙、技術報告和其他列印資料和109,029,796份未分類藏品。共 147,093,357件 [1] 使用 流通 無公開數據 服務人群 美國國會 的541名成員,其工作人員和公眾 其他 經費 $613,496,414 [1] 館長 哈德利·比林頓 員工人數 3,597  [1] 官方網站 www.loc.gov 國會圖書館的主要建築:湯瑪斯·傑佛遜大樓 國會圖書館 ( 英語 : Library of Congress )是 美國國會 的附屬 圖書館 ,也是 美國 實際上 的 國家圖書館 ,為美國5個 國立 圖書館之一。整個館舍由 湯瑪斯·傑佛遜 大樓、 約翰·亞當斯 大樓、 詹姆斯·麥迪遜 大樓三座建築組成,均坐落於 華盛頓特區 。其書籍收藏量有3000萬種,涵蓋了470種語言,超過5800萬份手稿,是美國最大的稀有書籍珍藏地點,當中包括了《 古登堡聖經 》 [2]   [3] [4] 、 超過一百萬份 美國政府 刊物、一百萬份跨越三個世紀的來自世界各地的 報紙 、3萬3千份報刊的合訂本、50萬個微縮膠片卷軸、12萬本 漫畫書 [5] ;除此之外,還保存了很多法律文獻、電影、480萬張地圖、270萬首音樂,館藏量為全球最大。 歷史 [ 編輯 ] 國會圖書館成立於1800年4月24日。最初是為當時美國國會服務的 學術圖書館 ,圖書館最初的館藏書目都是為 美國總統 湯瑪斯·傑佛遜 所提供。後來國會圖書館又被賦予了法定書庫的角色,以保護版權。所有謀求美國版權的作者都必須把自己作品的兩個複製本放在國會圖書館。現在已經不實行強制,在美國出版的書籍的複製本還是按照習慣被送達國會圖書館。圖書館收藏了很多重要的圖書和收藏品,如《 古登堡聖經 》。因此國會圖書館就順理成章的演變為美國現今的國家圖書館。 湯瑪斯·傑佛遜大樓啟用時的樣貌 湯瑪斯傑弗遜的捐獻(1800-1851) [ 編輯 ]

天津自明代建衛城之後,由於背靠天子兼有九河下梢而成為明清時期商業要鎮,從而也匯集了由各地商賈攜之而來的各種小吃風味,逐漸形成別具一格兼采眾長的津味飲食

圖片
煎餅果子 [ 編輯 ] 煎餅果子 煎餅餜子 是起源於 天津市 的一種以麵糊攤製成煎餅、再於餅上打入雞蛋攤開、後捲起再裹入脆餅等食材及調料作成的 街頭小吃 ,在各地改良後流行,主要用作早餐。 歷史 [ 編輯 ] 天津自明代建衛城之後,由於背靠天子兼有九河下梢而成為明清時期商業要鎮,從而也匯集了由各地商賈攜之而來的各種小吃風味,逐漸形成別具一格兼采眾長的津味飲食。煎餅餜子即是其中一個代表:以山東傳來的煎餅之法改良,卷食江南一帶做法的油條——類似 南京 、 上海 且和北方其他 城市 的不同,較小巧緊湊,北方通常稱作「 餜子 」——並配上 甜麵醬 等調味料,口感咸鮮香脆,且製作便捷立等可取,作為 早餐 比較方便、熱乎,終而成為天津衛小吃中受眾最為廣泛的名吃。 製作 [ 編輯 ] 煎餅餜子製作過程較為簡易,選料亦並不嚴格,一定程度上是基於製作販商自己的選擇——實際上在天津,清晨相隔幾十米的兩家做煎餅果子的早點販,口味就有可能有細微的差別,不過製作工藝上大同小異。 煎餅的原料與原本的山東煎餅不同,並非以 玉米 麵而是以用 小米 和 綠豆 麵為主,同時視製作者不同可能會另混合少量 玉米 、 大米 或 小麥 粉中的一種或幾種,與湯水混合製成麵糊。湯水中最為講究者為徹夜熬制的羊骨清湯,但由於成本比較高,通常使用普通的淡清高湯或者已冷卻的開水。 製作時先將灶台餅鐺燒熱,點少量涼油,取涼麵糊置於鐺上,以專用的T形推子推成圓餅形狀,大小以直徑約一根油條長度略長為準,並打上雞蛋以相同方法攤開,覆蓋餅面。此時視製作者方法和調料不同,可以在雞蛋未定型時灑上 芝麻 、 孜然 、 芫荽 末或者蔥花(天津人稱作「熟蔥」,因為此後煎餅翻面,餅鐺將蔥花加熱烘熟)。 待雞蛋定型將熟時,用小三角鏟鏟起翻面,放餜子或是 餜蓖兒 ,並以煎餅皮面卷疊一層。此時抹上主要調料,通常最普遍的是 甜麵醬 、 腐乳 醬和辣醬(或撒干辣椒末),若前一步驟沒有灑芝麻孜然等調料則亦可此時灑,若此時灑蔥花則成為「生蔥」,意指此時加入的蔥花不會因熱度而做熟——由於生大蔥有一種特有的辛辣味,部分人會較為喜歡而亦有人不喜,故製作者通常會現場詢問食客。加過調料後若雞蛋已經完全定型熟透,則將初步卷好的煎餅對摺卷疊,交與購買者。 台灣並沒有這種食品的名稱,反

粽的歷史悠久,在戰國時代時已經出現。楚國三閭大夫及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後,百姓為了防止魚類破壞屈原的屍體,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讓魚喫米飯而不去咬屈原的遺體。另說則是用來祭祀屈原的供品[1]。粽子一直是端午的必備的食品,除了紀念屈原之外,江蘇等地,粽子被認為跟伍子胥信仰有關。當地記載:「鄉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2]

圖片
粽 [ 編輯 ] 中國的南方粽(右)及北方粽(左) 粽 ,或 粽子 ,為 端午節 應景物之一。以竹葉包裹 糯米 或 油飯 、 豆沙 、 綠豆 、 紅豆 、 眉豆 、 黃豆 、 臘腸 、 鹹鴨蛋 、 花生 、 栗子 、 玉米 、 冬菇 、 蝦米 、 豬肉 之類,並水煮或蒸熟的食品。起源於端午節祭祀龍的祭品,後來為了紀念古代詩人 屈原 投江,人們為了讓屈原屍體不被魚類所食,粽子就變成投江餵魚。 語源 [ 編輯 ] 《 說文解字 》中, 糉 字的解釋為「蘆葉裹米也」。而「糉」字右半邊有「聚集」的意思,意即粽乃為米之聚集也。《 本草綱目 》載「古人以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櫚葉之形,故曰糉」。 歷史 [ 編輯 ] 粽的歷史悠久,在 戰國時代 時已經出現。 楚國 三閭大夫及愛國詩人 屈原 投 汨羅江 自盡後,百姓為了防止 魚 類破壞屈原的屍體,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讓魚喫米飯而不去咬屈原的遺體。另說則是用來祭祀屈原的供品 [1] 。粽子一直是 端午 的必備的食品,除了紀念屈原之外, 江蘇 等地,粽子被認為跟 伍子胥 信仰有關。當地記載:「鄉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2] 西晉 周處 《 風土記 》寫道:「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齊民要術 》卷九引《風土記》記述粽子「蓋取陰陽尚相褁未分散之時像也」。 粽子種類 [ 編輯 ] 中國 [ 編輯 ] 北方粽 [ 編輯 ] 以前北方粽多為長型,口味為咸粽 北方以一般用 蘆葦 葉卷為漏斗狀。因蘆葦細長而窄,常需兩、三片相疊才能綁粽。 餡料則灌入 糯米 、粘 黃米 等,亦可加入 棗 。一般只有甜素餡,多用紅豆沙或小棗做餡,有用粘黃米或其他粘種糧食的封口用細繩或草絲綑紮(北方傳統上用 馬蘭 草),作成稜錐正四面體形狀,然後用水煮熟,可以熱食也可以冷食,具有葉子的清香味。 到了近代,有些北方的粽子也成為和南方的一樣,成為4個角的粽子。但還是以錐形為主。但是口味還是多為大棗、小棗、金絲棗或者豆沙,以甜味為主,鹹味較少。 南方粽 [ 編輯 ] 南方粽多為錐形 南方多以箬葉包粽,也有用蘆葦葉者。粽子形狀接近三角錐,體積較大。餡料有糯米外加肉、赤豆等,有甜鹹葷素各種口味,其中以 嘉興 肉粽最為出名。南方粽子的主要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