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姓與堂號

   郎姓              
拼音:láng xìng
郎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48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233位。郎是滿族最早使用的漢字姓。
編輯本段郎姓來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魯懿公的孫子費伯之後,屬於以居邑名爲氏。
  據史籍《元和姓纂》上記載,春秋初年,魯懿公姬戲有個孫子叫費伯,爲魯國上大夫,他在周平王姬宜臼四十九年(魯隱公姬息姑元年,公元前722年)農曆4月私自占據了郎城(今山東魚縣),以其爲自己家族的食邑,這在史書《春秋》中有記載:“夏四月,費伯帥師城郎。不書,非公命也。”當時,魯隱公也莫可奈何,默認了這個事實。
  在費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所據邑名爲姓氏者,稱郎氏;也有以先祖名號爲姓氏者,稱費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從這段史籍記載中,人們可以看出“費、郎一家”的歷史淵源,該支郎、費二氏同宗同源,因此有“郎費不婚”之說。

  第二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吏郎中,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
  郎中,亦稱廊中、郎官,是皇宮中負責守衛宮殿左右廊廡而命名,最早始於西周時期,春秋、戰國、秦、漢沿置,最高軍政長官爲郎中令,西漢時期爲九卿之一,也是天子近侍之一。在秦、漢時期,官秩達兩千石以上者方可任“郎”。
  郎中還負責掌管車騎、門戶,内充侍衛,外從作戰;在最初分爲車郎、戶郎、騎郎三類,各類的長官稱“郎中將”,其後各類逐漸泯同,最後改爲光祿勳。
  東漢時期,郎中由具有孝廉才智者入尚書中台,在皇帝左右協助處理政務,職滿一年稱“尚書郎”,滿三年以上者稱“侍郎”。
  到了晉朝至南北朝時期,郎中爲尚書曹司的最高行政長官。到唐朝以後,郎中之職逐漸由尚書分曹理事,分爲六部,各部均設“侍郎”之職,爲各部尚書的輔佐之官,就是各司、局的長官,一直沿用至民國初期,如同今日各部中各司局長。
  在郎中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郎中氏,後皆省文簡化爲單姓郎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源於匈奴族,出自漢朝時期南匈奴郎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郎氏的一支,出自漢朝時期南匈奴的郎氏部落。
  漢元帝劉奭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匈奴民族内部因權利之爭而發生大規模的分裂,分成北、南兩支匈奴部族,其中的南匈奴部隨其可汗呼韓邪單於(稽候珊)歸附於西漢王朝。
  其後,南匈奴被漢王朝分化,郎氏部落内遷中原,逐漸漢化,族人中有以原部落名稱漢化爲姓氏者,稱郎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唐朝以後西藏地區官吏郎仔轄,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
  郎仔轄,是唐朝以後西藏地區藏族官員的稱謂,在藏語中,“郎仔”就是道路,郎仔轄就是負責管理道路的官員,相當於今天的地方交通管理局局長,此官職稱謂一直沿用至民國後期。
  在郎仔轄的後裔子孫中,多世代沿襲其官職稱謂,並以之爲姓氏,後漢化省文簡改爲單姓郎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源於滿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族紐祜祿氏(女奚烈部),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吉林通志》記載:
  ⑴.滿族紐祜祿氏,亦稱鈕赫氏,滿語爲Niohe Hala,其冠用漢姓的最初時間,據其《郎氏族譜》記載爲清朝清乾隆年間。郎氏,是由紐祜祿氏滿語漢譯爲“狼”,進而演變爲郎氏。這一姓氏是滿語的漢譯姓氏。紐祜祿,原系滿語地名,因以爲氏。氏族居住在長白山、英額等地方。在清朝時期,紐祜祿氏部落的氏族成員“仕官難以枚擧”,清王朝開國元勳額亦都,即是紐祜祿氏的氏族成員。紐祜祿氏宗族,是先期進入蘇子河、渾河流域的建州女真氏族,他們在元末明初之際,由原始居住地黑龍江、松花江中下游,曆經三次大規模的遷徙而來到佛阿拉地區(今遼寧新賓)。其中,史料記載中的長白山地區僅是他們氏族在南遷中的一處中間居住地。在金國時期,紐祜祿氏的姓氏被史書記載爲女奚烈氏,據史籍《金史·國語》記載:“女奚烈曰郎”,即女真語漢譯爲郎氏。在清朝官修史料《滿洲源流考》中記有:“紐祜祿氏舊作女奚烈氏。”今日滿族郎氏的姓氏,在歷史上並沒有像其他女真氏族姓氏那樣發生過諸多的變化,而是自金國時期起即漢譯爲郎氏。遠在金國時期,女奚烈氏在官修史料中即有記載,如“女奚烈斡出,仕至植州刺史,被行省牒徙州人於金勝堡”。另外,“女奚烈守愚,字仲晦,本名胡里改門,真定府路吾直克猛克人也”。由於女奚烈宗族龐大,金國朝廷對女奚烈宗族組建的弟子軍以其宗族姓氏予以命名。遼東滿族郎氏,由金、元至今,隻有女奚烈氏在明朝初期即演變爲紐祜祿氏,清朝中葉以後,由紐祜祿氏漢譯冠姓,漢化爲郎氏這一漢姓。
  ⑵.滿族拉庫勒氏,亦稱喇庫勒氏、蘭庫拉氏,滿語爲Lakule Hala,世居木楞紮喇(今黑龍江牡丹江穆棱林區),後多冠漢姓爲郎氏、蘭氏等。
  ⑶.滿族郎佳氏,滿語爲Langgiya Hala,世居遼陽(今遼寧遼陽),後多冠漢姓爲郎氏。
  ⑷.滿族鈕赫氏,滿語爲Niohe Hala,漢義“狼”,滿族最古老的姓氏,源於金國姓氏“粘割”,世居佛阿拉(今遼寧新賓)、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等地,後多冠漢姓爲郎氏、鈕氏等。
  ⑸.滿族鈕赫哷氏,滿語爲Niohere Hala,漢義“狽”,世居沙濟(今遼寧新賓)、安楚拉庫(今吉林安圖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帶)、英額(今遼寧清原英額門)、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等地,後多冠漢姓爲郎氏、鈕氏。
  ⑹.滿族鈕胡勒氏,滿語爲Niohule Hala,據史籍記載,源於濊貊族後裔氏,明朝時期稱兀良哈氏,世居東海渾春(今吉林琿春),後多冠漢姓爲郎氏。
  ⑺.滿族鈕瑚特氏,滿語爲Niohut Hala,源於濊貊族後裔,明朝時期稱兀良哈氏,世居渾春庫雅拉(今以圖們江爲中心的日本海沿海北至綏分河,南至朝鮮鹹鏡道鏡城地區)、汪欽(今吉林汪清)、渾春(今吉林琿春),後多冠漢姓爲郎氏、鈕氏等。

  第六個淵源: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今苗族、侗族、佤族、裕固族、拉祜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郎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爲漢姓郎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後,再予以補充刊載。

編輯本段得姓始祖
  費伯。

編輯本段遷徙分布
  郎姓發源於今山東兗州一帶,後魯國亡於楚,再加戰國七雄紛擾亂世,秦漢之際,他們大都已離開祖居之地,在中山郡(治今河北定州)、魏郡(治今河北臨漳)、北海郡(治今山東昌樂)形成新的繁衍中心。此三郡在郎姓發展史上有着特殊意義,首先,郎姓在此三地曾長期繁衍生息,人丁興旺,名人輩出;其次,後世散居於全國各地之郎姓多由此三郡分衍而出;再是,三郡之郎姓發展盛況下曆隋唐而不衰,誠爲罕見。
  魏晉南北朝時期,郎姓除昌盛於上述三郡外,社會動盪不安、王室南遷以及郎姓人因謀生、避難、仕宦等原因,使郎姓散居於黄河中下游各省以及安徽、江蘇、浙江等南方省份。
  唐末五代十國時,社會再次動盪不寧,中原之地再次成爲兵火焚燒之重災區,郎姓同其它北方百姓一樣避亂南遷,尤其是唐僖宗蒙塵四川之後,郎姓有進入今四川、重慶、湖北、湖南等省者,且上述三大郡望盪然無存,風光不再。
  宋末元初,蒙古鐵騎横行江南,蒙哥、忽必烈先攻甘隴、巴蜀,再戰江浙、閩粵,兵火過處,滿目瘡痍,百姓流離失所,徙奔四方,經此變故,郎姓遂播及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諸省。
  明中葉以後,郎姓有落籍遼寧者,明末此地被後金攻占,郎姓有入八旗漢軍者,並征戰有功,入關後有落籍北京等地的。曆有清一代而今,郎姓分布愈廣,東北的黑龍江、吉林、内蒙古的東北區、西北的甘肅、寧夏以及台灣等地皆有郎姓入遷。
  如今,郎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四川、貴州等省爲多。 
編輯本段郡望堂號
郡望

  中山郡:中國古代稱“中山”者有四:①戰國時期原爲顧國的都城(今河北定縣),一度爲魏所滅,複國後遷靈壽(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乙醜,公元前296年)爲趙國所滅;秦朝時期歸屬於巨鹿郡。②西漢漢高祖劉邦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設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漢景帝執政時期改回爲中山國,治所在盧奴(今河北定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與河北省正定縣之間一帶,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國、唐縣、新樂、無極、滿城、完縣、望都和保定一帶;南北朝時期後燕以爲都城;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廢國置郡。③宋朝時期以定州爲中山府,治所爲安喜(今河北定縣)。④宋朝時期的香山縣;民國十四年(乙醜,公元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民國政府將其改爲中山縣,今爲廣東中山市,孫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
  魏 郡:秦、漢之際劉邦置郡,亦稱魏國郡,治所在鄴縣(今河北臨漳),其時轄地跨今冀、魯、豫三省之界。五胡十六國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内黄縣、臨漳縣、浚縣、河北省大名縣、魏縣、成安縣、山東省冠縣之間一帶地區。北周末年遷治到安陽。隋朝時期改爲相州魏郡。唐朝時期改爲爲相州鄴郡(今河南安陽),而魏郡之名則移給魏州。
堂號

  中山堂:以望立堂。
  魏國堂:以望立堂,亦稱魏郡堂、臨漳堂。
  詒穀堂:資料有待補充。
  世善堂:資料有待補充。
編輯本段郎姓家譜文獻
  全國郎氏圖譜不分卷,(清)圖爾泰創修於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清)郎大全、衣隆阿制,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遼寧省大連市圖書館。注:封面作《鈕古魯長白山始祖所生譜傳》。
  郎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壬寅年(公元1902年)手寫本一冊。注:封面提署《牛胡魯哈拉家譜》兩冊,實際上全都是漢軍旗的漢族人,此非滿族人家譜!
  河北郎氏世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浙江蕭山郎氏宗譜四卷,首一卷,(清)郎師夔纂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29年)詒穀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蕭山郎氏宗譜八卷,(清)郎兆森等重修,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詒穀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象山湯嶴郎氏宗譜一卷,(民國)郎經邦重修,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蘭溪中山郎氏宗譜,著者待考,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蘭溪中山郎氏宗譜兩卷,(民國)郎壽祥纂,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水亭鄉午塘邊村。
  浙江蘭溪中山郎氏宗譜九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蘭溪竹塘郎氏宗譜六卷,(民國)葉晉桐重纂,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水亭鄉塘上村。
  浙江臨海桃渚郎氏宗譜三卷,(清)郎大奎、王吉人纂,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臨海縣桃渚鄉城里村。
  浙江臨海桃渚郎氏宗譜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臨海縣桃渚鄉城里村。
  浙江臨海桃渚郎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近僅存兩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臨海縣桃渚鄉城里村。
  郎氏宗譜五卷,(清)郎錦騏重修,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世善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
  黎城郎氏族譜,(現代)黎城郎氏合修,1992年油印本。現被收藏在山西省長治市太山小馬書屋。
編輯本段郎姓字輩排行
  山東萊州郎氏字輩:“益豐鹹需濟孚兑壯家頤震巽翠觀鼎豫泰晉履隋”。
  山東壽光、濰坊郎氏字輩:“樹郡會益豐鹹需濟孚兑壯家夷震巽萃觀鼎豫泰晉離隨”。注:循環使用。
  山東新泰郎氏字輩:“益豐鹹需濟孚兑壯家顺震巽萃觀鼎豫泰晉履隨”。
  山東昌維郎氏字輩:“樞郡會益豐鹹需濟孚兑壯家頤震巽萃觀鼎豫泰晉覆隨
  遼寧岫岩滿族郎氏字輩:“盛玉振廷坤永慶福德春萬世英雄俊常吉國後恩”。
  浙江建德郎氏字輩:“行振興進榮華富貴福壽康寧恭寬信敏賢良逸軫敦詩說禮蘭貴騰芳”。
  雲南郎氏一支字輩:“文世洪昌官正朝廷仲化成建富榮明堂”。
  郎氏一支字輩:“元亨和貞毓慶國家立本仁及”。
  資料有待補充。
編輯本段楹聯典故
1.四言通用聯:
  源自魚台;望出中山:全聯典指郎氏的源流和郡望。
  西昌逸士;新樂名賢:上聯典指隋朝時期的郎詠,隱居在西昌,以打柴爲生。擔柴入市,遇到買主,便說:“夢是西昌逸士(隱逸之士),酒中人。我獻給您所缺的,你當給我所無的。”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中山新樂人郎馀令,博學有文才,工畫山水,尤其畫歷史故事爲精妙。進士出身,曆官霍王府參軍、幽州錄事、著作佐郎。其叔父郎知年也是霍王好友,霍王曾稱他二人爲“郎家二賢。”
  魚台世澤;經學家聲:上聯典指春秋時期魯懿公之孫費伯遷居郎邑(今山東魚台),子孫以爲氏。下聯典指漢朝時期的郎宗爲經學博士。
  定州才子;安吉詩人:上聯典出唐朝詩人郎士元,定州人,天寶進士,官至郢州刺史。“大曆十才子”之一。下聯典出清朝書法家、詩人郎葆辰,浙江安吉人。官至御史。
  書成百卷;畫列五絕:上聯典出隋朝尚書左丞郎茂,工政理,嚐與人同撰州郡圖經一百卷。下聯典出唐朝畫家郎餘令,博學有才名。工山水,並善人物。嚐繪古帝王圖,案據史傳,想像風采,時稱精妙,被列爲“五絕”之一。

2.五言通用聯:
  爲官不圖名;去職常見思:全聯典指清朝時期的漕運總督郎廷極,字紫衡,號北軒。爲官所至不爲赫赫名,去後常見思。人以比之何武。有《北軒集》等。

3.六言通用聯:
  功封一等侍衛;名傳七事郎中:上聯典出清朝時期的議政大臣郎坦,滿州正白旗人。清康熙間俄羅斯久踞雅克薩城,郎坦進師薄雅克薩,俄未戰而降。乃與俄議界後還。積功授一等侍衛,累遷領侍衛内大臣。下聯典出東漢時期的學者郎凱,字雅光。善風角星算,兼明經典。顺帝時災異數見,公車征凱,拜章言其故。陳便宜七事,詔拜郎中,辭不受。

4.八言以上通用聯:
  易闡京房,學繼青箱之業;詩齊沈宋,名標赤幟之壇:上聯典指東漢時期的安丘人郎宗、郎顗父子。郎宗,字仲綏,學京氏《易》,以占蔔爲生。安帝征召他爲吳縣令,又讓他任博士時,他辭官而隱居。郎顗,字雅光,郎宗的兒子,能繼承父業,又通經典。顺帝曾下詔召他,他上書陳七件事,任他爲郎中時,辭而不去。“青箱”,謂世代相傳的家學。下聯典指唐朝詩人郎士元,字君胄,中山定州人,天寶年間進士,曆官渭南尉、右拾遺、郢州刺史。大曆年間與錢起齊名,當時人稱“前有沈(佺期)宋(之問),後有錢郎。”詩風清麗閑雅,以五律見長。有《郎士元詩集》一卷。赤幟,比喻領袖人物或領袖地位。
  政布慈祥,巴陵懷去令思慕;才兼文武,海西借固守安寧:上聯典出明朝名官郎孜。下聯典出北齊時期的名將郎基,字世業,中山人。爲海西鎮將,梁兵攻城,基固守百餘日,終解圍,拜侍御史。

5.典故、趣事:
  郎窯:清朝清康熙時。著名督窯官郎廷佐,在瓷都景德鎮龍珠閣禦窯廠用銅紅釉仿照明朝永樂,宣德二代精美紅釉瓷器,燒制出又一新品種,穫得巨大成功,使銅紅釉燒得更加出色。從此,自明朝中期銅紅釉燒造失傳的技術,在兩百年後的清康熙朝重新穫得了生產,並且各方面都有進一步的發展。後人爲紀念其功績,並把其窯產品以姓氏名義加以稱譽,史稱“郎窯”。在河北省盧龍縣陳官屯鄉土山村西北座落着一座規模宏大的墓葬,當地人稱它爲郎家墳,墓主叫郎廷佐。據《清史稿》記載,郎廷佐,字一柱,祖籍廣寧(今河北昌黎)。其父熙載爲明時諸生,後歸降清廷,隸屬漢軍鑲黄旗:嚴毒吞世襲游擊將軍之銜。廷佐爲其次於,早年過繼給甲屍甄蕊蘭囂岩二薔筆軍醚症張獻忠,薑驤有功升遷爲祕書院學士,後任江西巡撫,江南江西總督,福建總督之要職。史稱郎廷佐“性行純良,才能敏練”,當恰如其分。今從一事即可觀其爲人。因其生前爲國家統一做出了較大貢獻,清康熙特命禮部給予禦祭的殊榮,以示褒獎。
  郎螃蟹:清朝嘉慶進士郎葆辰(號蘇門),工詩,同時是書、畫名手,特别擅長畫蟹,因此被人稱爲“郎螃蟹”。郎葆辰性情鯁直,但有時卻很不識時務。他擔任御史時,爲了維護“風化”而上書,請求皇帝降旨禁止婦女外出看戲,結果招致婦女們的咒罵,於是有人寫詩諷刺:”卓午香車巷口多,珠簾高卷聽笙歌。無端撞着郎螃蟹,惹得團臍鬧一窩。”“卓午”就是正午,一二句寫出了中午婦女乘車看戲的景況。她們所乘的是“香車”,車上有珠簾,自然是富貴人家的婦女。後兩句寫得很精彩。“團臍”指雌蟹,因它的腹臍是圓的,這里喻指那些喜歡看戲的婦女。詩人根據字義,將“郎”意會爲“雄”,進而將郎葆辰喻爲雄蟹,借雌蟹們遇着雄蟹時騷動得“鬧一窩”的場面,來表現婦女對郎葆辰奏章的強烈反感,使詩充滿了諧趣,構思甚巧。可以想像,郎葆辰讀罷定會啼笑皆非。郎葆辰雖然在這一問題上的表現甚爲迂腐,但他的詩風卻不是這樣。他在擔任編修時,寫過一首七律來表現當前的處境,第二聯是這樣的:“不知何日升中允;且喜今年作老編。”編修是負責編寫文獻的七品官兒,整天與文字打交道,沒有什麼油水;中允是太子的屬官,太子一旦當上皇帝,就大有前途。這兩句的意思是:不必理會何時才能升任要職,如今能當上編修就很快樂。第三聯雲:“有屋三間開宅子;無車兩腳走京官。”編修雖然是京官,但由於官級低,所以住房不大,出入也沒有車子代步,不威風也不富裕。詩真實地表現了這一狀況,擔任御史以後自然大不相同了。盡管這些句子隱含着自慰和無奈的歎息,通俗生動而富有情趣,還是有非常可愛的一面的。
  
編輯本段郎姓名人
郎姓歷史名人

  郎顗:東漢經學家。
  郎宗:(生卒年待考),字仲綏。著名東漢經學博士。學京氏《易》,以占蔔爲生。漢安帝征召他爲吳縣令,又讓他任博士時,他辭官而隱居。
  郎基:(公元560~577年),字世業;恒山新市人(今河北新樂)。著名南北朝時期北齊大臣。
  郎茂:(公元541~615年),字蔚之,郎基之長子;恒山新市人(今河北新樂)。著名隋朝大臣。嚐撰《州郡圖經》一百卷,爲世人所稱。
  郎士元:唐詩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縣)人。天寶十五載(756)擧進士。工詩,與錢起齊名,時稱“前有沈、宋,後有錢、郎”。其詩多爲送别應酬之作,擅長五律。江鄰幾《嘉祐雜志》、管世銘《讀雪山房唐詩鈔》都把他列爲“大曆十才子”。
  郎餘令:唐代著名畫家,新樂(今河北新樂)人。博學有文,擢進士第,授霍王元軌府參軍職。郎餘令畫鳳稱絕,工山水,繪帝王古賢,歷史故事等堪爲精妙。太子稱餘令畫鳳、薛稷畫鶴、賀知章草書爲祕書省“三絕”。
  郎穎:(公元545~628年),字楚之,郎基之次子;恒山新市人(今河北新樂)。著名唐朝大臣。著有文集十卷,在《新唐書志》中作三卷。此從《舊唐書志》傳於世。
  郎瑛:明文學家。因身患疾病,而淡於功名。稍長,乃博覽藝文,探討經史。家藏圖書有經史文章,雜家之言、鄉資手蹟等。著有《書史袞鉞》六十卷。另著有《萃忠錄》二卷、《七修類稿》五十五卷。
  郎坦:清將領。顺治年間,曆任三等、二等、一等侍衛。康熙時曆任護軍參領、副都統、都統等職。康熙二十四年(1685),與彭春攻克雅克薩。
  郎廷極:清臣。字紫衡。清代前期人。郎永清之子。累官江西巡撫、兼理兩江總督、漕運總督。爲官有政績。屢上疏請給江西津貼夫船耗米。
  郎士寧:(公元1688~1766年),原名約瑟·迦斯底里阿納;意大利人。著名清朝大臣、建築設計師、宮廷畫家。
  郎廷佐:(公元?~1676年待考),字一柱;奉天廣寧人。著名清朝兩江總督。
  郎葆辰:(公元1763~1839年),初名福延,又名遂峰,字文台,號蘇門,晚號桃花山人;浙江安吉人。著名清朝書畫家。

郎姓近現代名人

  郎平: 中國排球運動員、教練,滿族。
  郎朗:中國鋼琴家,滿族。
  郎鹹平:1956年6月21日出生,祖籍山東濰坊,出生於台灣桃園縣。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
  郎昆:中央電視台高級編輯,中央電視台戲曲音樂部主任。
  郎永淳:(1971年7月23日~),江蘇省睢寧人,CCTV主持人,播音員,記者。
  郎紹安:北京人。著名面塑藝術家。
  郎筠玉:廣州人。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粵劇名伶。
  郎純惠:黑龍江省勃利人。筆名老屯,七台河市政協常務副主席,作家,曆任七台河市茄子河區茄子河公社主任、區政府辦公室主任及桃山區區長、區委書記。
  郎藝珠:湖南省人,政協湖南省第九屆委員會常委,省醫藥行業協會會長。
  郎業丕:遼寧省政協副祕書長,曆任遼寧省建設廳副廳長等。
  郎慶周:遼寧省高等級公路建設局局長,高級經濟師。
  郎雄 - 台灣已故資深演員,滿族。
  郎祖筠 - 台灣演藝人員,曾經是名節目主持人、舞台劇演員、相聲演員,滿族。
  郎靜山 - 台灣攝影藝術家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60句精選關於『知識』的經典語錄

在涅貴不缁:處在污濁的環境中,貴在不被污染

《典 論•論文》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文學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