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服飾習俗
客家人的服飾習俗
養生之道網導讀:梅縣客家人的衣著穿戴,包括衣服、鞋、帽、裙、帕、首飾和雨具等項。古時衣著為漢唐服制遺風,比較古樸、大方,偏寬偏長,色偏深,多黑、藍、灰色,只……
梅縣客家人的衣著穿戴,包括衣服、鞋、帽、裙、帕、首飾和雨具等項。古時衣著為漢唐服制遺風,比較古樸、大方,偏寬偏長,色偏深,多黑、藍、灰色,只有夏季用苧麻紡織的白布,富家用白綢緞,直至清未仍大體如此。茲分別略述如下:
衣服平時一船人家衣服,男女無多大區別,上衣是「大襟衫」。右邊斜下開襟,安布鈕扣,講究的用銅鈕,女服只在襟邊加一二條邊(講究的繡花邊),以示男女之別。衣服袖子寬長,袖口寬一尺左右。男裝另一式是「長衫」,俗稱「四圍齊」,長度以能遮蓋「腳眼仁」為準,此衫作禮服用,講究的外加穿「馬褂」,配上小官帽(俗稱「欖豉帽」),在年節或作客時才穿,褲子,則男女基本無別,一律寬頭大腳,褲腰是用較軟的布做的,穿時用紗織布帶(俗稱「褲頭帶」)紮緊,或乾脆不用布帶,將褲頭較叉絞緊反扎於內即可。褲管(俗稱「褲腳」)寬1尺8至2尺,一個褲筒穿兩條腿也還很寬,如果裁去一截,就象當今流行的時裝「裙褲」。
舊時,一船男女都不穿「底褲」(內褲),講究者多穿一件較短的長褲就是了,內衣,則一船都穿,俗稱「褂子」、「留眠衫」,有「大襟」、「正襟」兩式,比外衣狹窄,講究穿著內衣、內褲是近代以後的事。
寒暑服式無多大區別,只是暑天穿薄布,苧麻布(俗稱「夏布」),冬天用厚布。冬春禦寒之衣服則統稱「寒衣」,一般有「夾襖」,(即雙重厚布製成的外衣)、「棉襖」(棉衣)、「棉背褡」、羊毛衫,富裕人家多有皮襖。下套穿棉製「馬褲」,「馬褲」樣式古怪,只做兩條「腿」,左右各一,互不相聯,無褲腰,穿時左右腿各穿一條,上邊有一布條,將布帶結紮在褲頭上即可。
成人衣服大抵如此,其色澤多偏黑、藍、灰色。布是自己用棉花、苧麻紡織的,俗稱「家機布」,本色白底,用土染料染漂而成各色,染料是土製「靛粉」,也有用「薯莨」、「土珠」或「烏臼樹」等草木熬水染色的。
小孩至三、四歲穿的衣服,多不用鈕扣,只用布帶紮緊,上身為襟式,下身為「開襠褲」。一般要在六、七歲入學前,才制著成人式衣服。
富豪之家則穿綾羅綢緞。明清二朝間,在梅州地方出產有「程鄉繭」絲綢布,後來,由於四川天府綢布(俗稱「府綢」)打進來,「程鄉繭」便衰落了,至清未即已停產。近代以後,由於受西方機織布衝擊,不但衣著用布逐漸改進、服式也隨之改裝。男裝先多穿正襟、七鈕、四代的「唐裝」。接著就有「中山裝」、「西裝」;女裝也逐漸由偏寬偏長改為窄而短,也有穿正襟式,時髦者穿「旗袍」(滿族女裝)。青年男女則多穿「夏威夷」式。近40年來,受國內外服飾的交流影響,客家人的衣著亦隨「大流」,帶有原來特色的東西雖多已不復存在,但仍各有偏重,如:中老年男人多穿中山裝;中青年婦女多穿正襟男式服;七、八十年代中青年則崇尚西裝、時裝、女的穿裙,還有穿「旗袍」者。
鞋、帽、裙、帕。舊時,客家人(尤其是農民)不甚講究鞋帽等物,露頭、赤足,照樣幹活和出圩入市,但逢年過節或出門作客,則很注意衣著穿戴的完整。
鞋,舊時,一般人只有布鞋、草鞋,惟富者才冬天有棉鞋,而皮鞋則是近代以後才有的。
布鞋都是自製的。男式叫「阿公鞋」,女式叫「阿婆鞋」,布底(用舊布糊成幾十層的「布泊」),布面(普通人家用「家機布」,有的有錢人家用綢緞),鞋面顏色多為黑色。鞋式是寬口船型,不用鞋帶,俗稱「懶人鞋」。這種鞋今天仍然流行,市場有售,只是已換成膠底或塑料底,用機器製成,舊時,女裝鞋還有「繡花鞋」,用綢緞或絨布為面,鞋面繡花或鞋頭部鑲花。多為富家仕女穿著。
草鞋有兩種,一種是用干稻草紡織的(俗稱「稈草鞋」),用麻繩為「經」、草索為緯,編成「腳底形」。前頭兩邊及後邊「鞋跟」用繩帶串起即穿著,製作經濟簡便,一面穿舊了還可以「反底」再穿。這是勞動用鞋,幾天穿一雙,另一種鞋是「布泊」底(後來改用「車輪膠底」前頭一個「鞋鼻」,左右各兩個布「耳」,後邊「布跟」(俗稱「鞋」)都留有「眼」,用苧索紮好後,用布帶串起,即可穿著。男女鞋樣相同。舊時,多為勞動,挑擔、走路時穿著。這種草鞋比「稈草鞋」耐穿。客家婦女大多都會製作。現在,上述兩種草鞋都已絕跡。被膠鞋、皮鞋所代替,穿膠鞋是近代才興起的,開始均是南洋進口的「力士鞋」,後來有「回力鞋」、「球鞋」等。皮鞋是更後才興起。這與全國各地差不多。
棉鞋,又稱「老人鞋」、「過冬鞋」,形款與阿婆鞋一樣,裡面用棉花為絮。供老人冬天穿著,多為富裕人家才有,有錢人或有官職的人還穿「靴」(俗稱「官鞋」)。與古裝戲裡的靴一個樣式。
穿鞋,除草鞋外,都須穿襪。古時有布襪、線紗襪兩種。穿絲襪,尼龍襪是現代的事。冬天,有的老人穿羊毛襪。
帽,客家人一般對帽子不太講究,平常戴者少,這可能與南方天氣溫暖,空氣清爽,少風沙有關。舊時,男的有「小官帽」(欖豉帽)、「風帽」、蒙面式「夜帽」,後來有南洋進口的「狗氈帽」(西洋禮帽)。「太陽帽」(硬殼禮帽);女的有「布帽」,用絨布製成),羊毛帽,也有人戴「風帽」;小孩(幼兒)布帽是圓圈形。前面是頭形(或稱「貓頭形」)有布絆套在頦下,也有講線紗織成布袋形,一頭結紮成「花」。近幾十年來,除小孩、幼兒帽仍基本保留舊式外,老、中青年的帽子幾乎全部換了式樣,而且區別不大。老年人多戴棉帽、絨帽、風帽,甚至皮帽;中青年人多戴陸軍帽,時裝風帽,而且男女無大區別。
裙,客家裙兩種,一種是舊時婦女穿的,作為「衣著」的「百褶裙」,布質、很長(齊腳眼),後來越穿越短,只齊膝下,「五四」後定為「學生裙」,至今仍流行。有些變成了露膝的「超短裙」,只有年輕姑娘穿。衣裙還有一式「連衣裙」上衣、裙聯在一起,背後開半襟,裝鈕扣。這種裙過去多為少年、兒童穿著,後來青年婦女也穿。這兩種衣裙本是舊時流傳的,因近幾十年來幾乎絕跡,一「翻新」,人們把它當作「時裝」,就像穿「旗袍」當作「時裝」一樣。
另有一種裙,客家人叫「裙子」、「圍裙」,是指「圍身裙」。這種「裙子」是婦女用的,按各人胸圍尺寸,用布製成。上端呈梯形,下邊長方形。上釘一鈕絆,扣在上衣頭鈕上,裙左右各釘上一條特製的「裙帶」(帶端有紗纓)扎在背上,把上身圍緊。所以叫「圍身裙」。裙邊上用其他顏色的布縫一寸寬的邊、配著衣服穿,甚好看。「圍身裙」的作用有多種:一是裝飾;二是可遮蓋上衣,以免弄髒,亦可起束胸作用;三是可作「頭帕」,包紮在頭上,當帽子用;四是可作手巾包東西。過去,在客家地區,每個婦女都有一二條裙子。梅縣西陽、白宮一帶婦女的裙子特別講究,一律用藍布、鑲白邊,做工精緻,當作頭帕紮起時,就似一頂特製的帽子,很好看。
帕,亦有兩種,一種是手巾(汗巾),客家人稱為「手帕」,這是每人都隨身攜帶的,至今如此。另一種帕是指婦女用的「頭巾」俗稱「東頭帕」(即包頭布)。舊時,客家婦女都用,近四五十年較少,但興寧、五華、龍川等地較年老的客家婦女仍然使用。這種「頭帕」不像「裙子」,不釘帶子,只用方形布一塊包紮在頭或只包結在髮髻上。
首飾舊時婦女用物較講究、多樣,主要是頭上飾物,古時婦女梳「高髻」、飾物一般有簪子、毛鍤、耳扒,富家婦女還有簪花。一般婦女都戴耳環或耳塞、戴手鐲。手鐲有紐絲手鐲、龍頭手鐲、蒜芎手鐲,多銀質,富裕人家有金質的,還有玉石手鐲。戴戒指則男女都有,一般都戴金戒指。項鍊較少人戴,有的也多放在箱裡,平時少戴在身上。小孩子普遍要戴銀手鐲、銀腳鐲,鐲圈上串幾個小響鈴,便於循鈴聲而找到孩子。
隨著婦女髮式的改變,用首飾的逐漸少了。清末民初,客家婦女由梳「高髻」改為梳「盤龍」(俗稱「圓頭」),梳妝簡便多了,只把辮子紐起盤結在後腦,像龍盤起紮緊,插上一支「毛鍤」就行了。其他飾物也就省去了。後來又改妝,婦女多剪短髮,不必梳頭,頭飾就全免了。手鐲、戒指也少人戴,但還要戴耳環或穿耳塞。
雨具客家人的雨具,主要是雨傘、竹笠、涼帽、草帽、蓑衣、雨衣。
雨傘。俗稱「遮子」,有紙傘和布傘兩種。紙傘,用竹為架,用紗紙蒙頂,用桐油漆,一律長柄。布傘,用鐵木(或純用鐵)「結構用布蒙頂,有長柄、短柄兩種。舊時多用紙傘,近代全被布傘取代。近十多年來又大多使用尼龍布面的雨傘,還有自動傘、折骨傘等。
竹笠。舊時各地多是圓形尖頂式,民國後有圓形圓頂式,開始稱為「童軍笠」,後稱「學生笠」,至今流行。
涼帽,有兩種,一種是用竹篾織成圓圈,中間穿孔,周圍用布條縫掛,戴在頭上露出髮髻、髮髻上用毛鍤或竹片橫插、使帽穩定。另一種是在竹笠周圍縫掛布條。布多是疏紋的,以便通風。廣州郊區流行的篾織圓圈式涼帽,與過去興梅婦女戴的涼帽相同,因為他們多是古嘉應州(今梅州)遷移去的;閩西南客家婦女戴的多是竹笠加布條式的涼帽。在梅州市各縣,反而早已沒人戴涼帽了。
草帽。是用麥稈編織的圓頂竹笠形的帽子,故稱草帽。主要用來晴天遮太陽,下雨天不適用,被雨淋後的草帽易發霉。這種草帽至今仍流行。
蓑衣。有兩種,一種是用棕毛編制的,披在背上,既能擋風雨又很暖和;另一種用山上的箬竹編制,優點是較輕便,但不如棕蓑衣耐用、暖和。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AkPjGP.html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