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定土樓旅遊景區簡介
福建省永定土樓旅遊景區簡介
http://www.cncn.com 欣欣旅遊網
門票·開放時間:
永定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景區(洪坑)門票聯票價格為50元/人,包括振成樓、奎聚樓、福裕樓、如昇樓等核心景點;高頭鎮高北村土樓群門票為30元/人,包括承啟樓、世澤樓與五云樓等代表建築;振福樓景區(南溪)門票40元/人,包括振福樓、衍香樓、環極樓;初溪土樓群門票50元/人,包括集慶樓、繩慶樓、善慶樓、庚慶樓、共慶樓、博物館。 8:00-17:00
交通概況:
廈門-下洋:廈門湖濱南路長途客運站從早上6點多到12:30有車直達下洋,全程3個半小時。停靠站有廈門-漳州-南靖-書洋鎮-永定縣的湖坑鎮-下洋鎮。
永定—土樓:從永定縣汽車站坐“金豐線”, 永定—下洋,6:20起每20分鐘一班至下午17:20止,途經圓頭山、列市、岐嶺、雙洋。
永定—高頭(土樓),7:25、8:20、10:30、11:40、13:00、14:20、15:15、16:30,途經列市、岐嶺、大溪、湖坑。
景區包車:在永定各土樓間包車遊覽,帶司機,11座車每天約400元左右,7座車每天約300元,小轎車每天150-200元。摩托車每天100元。
永定土樓簡介:
永定客家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神化般的民居建築奇葩,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傳統古民居建築中獨樹一幟,被譽為“東方文明的一顆璀燦明珠”,是福建省八大旅遊品牌之一。
如果說永定是一個沒有大門的中國土樓博物館,那麼位於永定縣湖坑鎮洪坑村的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地―――永定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景區,就是濃縮的永定客家土樓博物館。景區內土樓建築獨特,其中有富麗堂皇的“圓樓王子”―――振成樓、五鳳樓(府第式土樓)經典―――福裕樓、宛如布達拉宮的宮殿式建築― ――奎聚樓、“袖珍圓樓”―――如昇樓以及天后宮、土樓博物館等其他特徵土樓40多座。它們沿溪而上,氣勢恢宏,錯落有致,與青山、綠水、翠竹、拱橋、水車、農田和諧相處,組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絢麗畫卷。
如今,儘管時移境遷,但是閩西客家人依然保留著特有的中原遺風,凝聚著濃厚的鄉土氣息,如舞龍、舞獅、擂大鼓、“鬧古事”、“迎花燈”、漢劇、木偶、“十番”演奏、民間藝人絕技、迎親、客家山歌等,民風之古樸異彩紛呈,無不洋溢著獨特的客家民俗風情,象徵著土樓人家對幸福和美好未來的無限追求。景區處處展現出華夏文明的風采,是廣大中外遊客旅遊、休閒、探秘勝地。
【主要景點】
富麗堂皇的圓樓:振成樓
振成樓採用了西方建築美學所強調的多樣統一原則,達到了極高的審美境界,堪稱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築的傑作。該樓坐北朝南,佔地約5000平方米,由兩環同心圓樓組合而成。外環土木結構,高4層,直徑57.2米,內通廊式。
懸山頂抬樑式構架,分內外兩圈,形成樓中有樓,樓外有樓的格局。前門是“巽卦”,而後門為“乾卦”。外樓圈4層,每層48間,每卦6間;每卦設一樓梯,為一單元;卦與卦之間以拱門相通。樓內有一廳、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陰陽兩極)、三門(即正大門和兩頭邊門,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個單元。卦與卦之間是隔火牆,一卦失火,不會殃及全樓;卦與卦之間還設卦門,關閉起來,自成一方,開啟起來,各方都可以相通。一旦盜賊入屋,卦門一關,即可甕中抓活鱉。祖堂似一個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周長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兩側上下兩層30個房圈成一個內圈,二層廊道精緻的鑄鐵花格欄杆,是從上海運到此樓嵌制的。大廳及門楣上有民國初年黎元洪大總統的"裡堂觀型"、"義聲載道"等題字。樓內還有永久性楹聯及題詞二十餘幅,充分展示了土樓文化的內涵。
全樓的設施佈局既有蘇州園林的印跡,也有古希臘建築的特點。堪稱中西合璧的建築奇葩。 1995年它的建築模型與北京天壇作為中國南北圓形建築代表參加了美國落杉磯世界建築展覽會,引起了轟動,被譽為“東方建築明珠”。
圈數最多、居住人口最多的圓樓:承啟樓
承啟樓坐落在福建省永定縣高頭鎮高北村,依山傍水,面前是一片開闊的田野。這裡有數十座大大小小、或圓或方的土樓,錯落有致高低起伏,組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土樓畫卷。
承啟樓直徑73米,外牆周長1915米,走廊周長229.34米,全樓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層,高16.4米,每層設72個房間;第二圈二層,每層設40個房間;第三圈為單層,設32個房間,中心為祖堂,全樓共有400個房間,3個大門,2口水井,整個建築佔地面積5376.17平方米。全樓住著60餘戶,400餘人。三環主樓層層疊套,中心位置聳立著一座祖堂。
承啟樓裡保存著當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等人的題匾數十個,最珍貴的莫過於楠木壽屏了。這件稀世奇珍是乾隆19年(1754年),承啟樓創建者江集成次子江建鏞7旬壽辰時,朝中尚書、京城太學士們合贈的。壽屏由12扇楠木板連接而成,雕刻面積達15.03平方米。正面中間雕刻一幅特大的《郭子儀拜壽圖》,上下兩邊分別為《二十四孝圖》和《四季圖》,雕刻著從三公九卿、文武百官到凡夫俗子、平民百姓,凡187個人物,個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最花工日的土樓:永隆昌
永隆昌樓群是永定融方樓與五鳳樓為一體的壯觀樓群,建於清咸豐年間,歷經20餘年才竣工。府第式方樓坐東朝西,佔地1.1萬餘平方米,由“福盛樓”“福善樓”兩座方樓組成,以當年赫赫有名的條絲菸商號“永隆昌”命名。全樓共92廳624個房間,144道樓梯,7口水井,8處曬穀坪。周圍有大、小門16個,院內還有條絲煙加工作坊、“文館”學堂、“敦隅別墅”等附屬建築。整體規模龐大,氣勢雄偉,臨河面山,錯落有致。
高度最高的土樓:遺經樓
位於永定縣高陂鄉上洋村,建於清咸豐元年(1851年)。方形土樓。外牆東西寬136米,南北長76米,佔地10336平方米。其後座主樓高17米5層,共有房間二百六十七間,51個大小廳堂主樓左右兩端分別垂直連著一座四層的樓房,並與主樓平行的四層前樓緊緊相接,圍成一個巨大的方樓,如此環繞形成一個大“口”字。裡面又有一組小“口”字形建築,形成一個獨特的“回”字形整體造型。真是“門中有門,樓中有樓,重重疊疊”,當地人都稱它為“大樓廈”。中間為祖堂。前樓一左一右建有兩所學堂,樓內子女可以在樓內就讀,學堂中間是個石坪,前建有大門樓,大門高6米寬4米。在主樓後面有花園一座、魚塘一口以及碓房、牛舍等附設建築。遺經樓共有280個房間。
宮殿式土樓:奎聚樓
奎聚樓因地制宜,依山就勢,形成樓宇參差、錯落有致的格局,樓內簷梁雕刻十分精美,如同西藏的布達拉宮,是一座宮殿式結構的方形大土樓,體現了客家人獨有的匠心和智慧。
奎聚樓之美不單單是建築和文化,而更在於藝術,樓中的雕刻、彩塑和繪畫中的花鳥、人物、山水、臺閣、故事都顯得活靈活現,充滿了濃郁的客家歷史韻味和鄉土氣息。
樓內有一塊牌匾上寫著“儒林第”,可見奎聚樓文風之盛。據資料介紹,一百多年來,奎聚樓主人重視教育,人才輩出,土樓裡考取進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學生有20多人,海外華僑有40多人。 “文革”期間受到破壞。
府第式土樓:福裕樓
福裕樓被稱之為土樓經典之府第式土樓。
樓門廳兩側為廂房,廳後向立一堵與一層樓等高的雙合三開隔扇,既作為中門,又作為照壁,6塊活頁福裕樓門扇上半部分鏤刻餾金圖案。隔扇後向是三合土鋪面的長方形天井,隔扇兩側各設一個小門,與中廳(祖堂)前面天井兩邊的過廊連接,過廊比其他過廊寬敞,可以擺設宴席,加寬部分的前向各開一小門通往橫樓。登上過廊後向的2級台階,便是中廳走廊,其兩邊各開一個門通往橫樓。作為祖堂的中廳,磚木結構,高大寬敞,廳口向著前面的天井開敞,比同一座樓的其他房間高一米多,雕樑畫棟,裝飾精美。
廳後兩側向後凹進,正向和側向分別設一門通往後堂,正向為鏤雕木質屏門,側向為磚砌拱門,屏門後為天井。天井兩側為高2層、3開間的廂房,磚拱門後向的前側設一個小門進出。廳兩邊後向為廳後廂房的走廊。廳後壁的背面為通往二樓的樓梯,與廳後向兩邊的廂房走廊相通。中樓二層中間為觀音廳,其樓板比廳後廂房二層的通廊高,左右兩邊的通廊前向各設一短梯,通過拱門進入位於中間的觀音廳。
觀音廳高大寬敞,供奉觀音造像,神閣兩旁各有一塊鏤雕木質隔屏。廳的棟、梁漆紅漆,頂部中間飾大幅八卦彩圖。廳口設高1.2米、寬1米的平台,平台外沿為琉璃花格護欄,廳口兩側、平台內沿以及與底層祖堂前向立柱對接的柱間也鑲嵌琉璃花格屏風,高至屋樑。
現存最早的土樓:馥馨樓
該樓坐東朝西,懸山頂,瓦面,佔地面積1275.76平方米,高三層。如今前樓(西邊)已坍塌,僅餘不足兩層高的殘牆斷垣。北側亦已坍塌一部分。飽經風霜的殘牆無奈地傲視著西下的殘陽,牆邊頑強生長的萋萋野草默默地向遊人訴說著自己的衷腸。
樓的橫向6間,總長34米;進深(含梯位)6間,31.5米;四周簷邊寬1.5米。全樓僅一高3,5米、寬2.5米的大門;底層無窗,二、三層樓的窗,外側高0.8米、寬0.15米,內側寬0.4米。設五個梯,除後廳一個靠牆外,其餘四個分佈在大樓的四角,佔地寬度約是正間的一半,互相對稱。二、三樓層的四邊走廊為各姓所建,互不相通。
除此以外,該樓有兩個最大的特點:一是由摻人石灰和紅糖的生土夯成的牆身,比現代水泥更堅韌。前幾年樓內東側居民為出入方便,要在後邊開一個小門,用鋼釬挖掘,一小塊一小塊地鑿,不知不覺竟用了二十多天。另一特點是樓外距牆10米處原有一條環樓壕溝,深3米多,寬5米,與村內水渠相通。既可以像護城河一樣用來禦敵,又可以養魚,可謂兩全其美,所以過去稱之為“壕塘”。四五十年前,壕溝還在,往後淤泥越積越多沒有清除,結果水愈來愈淺便失去廠原有的功能,後來樓主索性用泥石填掉,但痕跡還能依稀辨出。據村里的老人說,原先樓門前還設有吊橋呢!
馥馨樓的後樓,是大約200年前重建的。其頂層的中廳,曾作私塾學堂。右壁有清代同治年間太平天國軍隊留下的墨跡。其中保存比較完整的兩首詩是:“天朝虎將到來臨,伐暴安良義氣深。勸民不做痴迷漢,山林藏匿餓慎身。”和“不燒房屋不殺人,萬眾思何不義心。四民回頭方是岸,要敬天父是好人。”由詩的內容可知,當年太平天國的軍隊駐紮此樓。
現存最早的圓形、最多樓梯的土樓:集慶樓
集慶樓建於明永樂十七年,即公元1419年,距今已經586年,是永定現存圓樓中年代最久遠,結構最特殊的一座圓樓。
集慶樓座南朝北,佔地面積2826平方米。外環直徑有66米,底層牆體厚度1.6米,樓高12.7米,全樓由一個方形樓(祖堂)和兩個環圓形樓組成。外環形樓共四層,底層有52間房,二層以上每層48間,一共有206個房間。從一層到四層共有72架上下樓梯,頂層外牆設置了9個瞭望台。集慶樓的房間,樓梯、隔牆全部用杉木材料構建,相鄰處全部靠榫頭銜接,不用一枚鐵釘,與厚達近2米的生土牆一道經歷了近600年的風霜雪雨,至今仍完整地保留下來供遊人觀賞,許多外國遊客發自內心的讚嘆,稱“集慶樓是隱藏在深山里的人間奇蹟”。
【土樓的功能】
1、防風抗震功能:所有的圓土樓下牆體都相當厚實,隨著高度的增加牆體逐漸向內傾斜,下大上小,按物理學上說,產生了一種向心力。加上夯築牆體時放入一些竹片,杉木條等(相當於現在的鋼筋水泥),從而增加了牆體的彈性和拉力,使抗震效果明顯。歷史上永定縣發生過7次強烈地震,但從未有龐大的土樓牆倒塌的狀況。
2、防火防潮功能:大多數圓土樓是按《易經》中的八卦太極圖的形式進行佈局和設計的。為了有效地防火,外環樓的卦與卦之間用青磚砌成防火牆,一旦發生火災火勢不容易蔓延。有的樓還在三四層的樓板上鋪了青磚,不僅有隔音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防火,滅火的作用。大多數圓樓都挖有兩口水井,也為撲火提供了水源。
因為圓土樓不像方樓有四個死角,吸收陽光和通風通氣的性能較好;又因為土樓的建築材料是泥土和木料,而土和木的吸濕能力都是非常強的,具有防潮功能。所以很多人打趣地說,住在土樓裡的人都不會得關節炎和風濕病。
3、聚族而居功能:圓土樓(承啟樓)共四層,有400多個房間,可以住六七十戶人家約五、六百人。樓內有水井,浴室,廁所,磨房,花園,學校、宿舍等設施,建築面積達到5000平方米以上,整個家族住在一起,說她像個小城市,一點都不誇張。傳說在某村的一次婚宴上,兩個女子同桌吃飯時,相互為“自己住得土樓最大”這一話題爭的面紅耳赤。一個說:“我住得樓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你說我住的樓大不大?”另一個說:“我住得樓像一座城,居住三年,竟然不識本樓人,你說誰住得樓更大?”結果相伴回家才知道,他們住的是同一座樓,而且論輩份還是姑嫂關係,一個是未出嫁的姑娘,一個是嫁過來兩年的媳婦,只不過一個住在樓東,一個住在樓西罷了。
有人統計,倘若你到土樓借宿做客,在每家吃一天飯,需要兩個多月的時間(六七十戶人家);在每一個房間住一個晚上,要用一年多的時間(四百多個房間);每天認識樓裡的一個人,需要近兩年的時間(五六百人)。這時,新的媳婦又娶了進來,新的小生命又誕生了……。因此,你永遠也無法認識全樓的人。
4、安全防衛功能:圓土樓一般為四層,一層是廚房,膳廳,浴室,豬舍等;二層是儲藏食物的倉庫;三四層才是臥室。巨大的圓土樓如同一座古羅馬城堡,不存在死角,如果遇到外來勢力的侵襲和攻擊,只要關上大門,守住要口,全樓則安全無恙。因為土樓的大門是用二、三十厘米厚的不易著火的雜木製成的,有些大門還釘了鐵板,樓門上還裝有防火水槽。圓樓外圈的一二層不開窗,所以敵人攻到樓下也無可奈何。甚至圍困一年半載,只要樓內柴米不斷,生活依舊正常。
很多土樓的設計者出於增強圓樓防禦功能的考慮,除了設置單門(大樓進出一個門),厚牆(底層近2-3米),一二樓不開窗等消極性防禦設施外,還設置了瞭望台以及樓內有多架上下樓梯等積極性的防禦設施。土匪來時,只要關起大門,便可迅速上樓攻擊來犯之敵。瞭望台便於觀察敵情;樓梯多,要送水,送石塊,送木頭等物品就方便多了。
5、通風采光功能:由於圓土樓的整體佈局是內低外高,樓內空間大,據物理學管切線定律,烏煙障氣不管從什麼方向吹來,都會順著牆面滑出去;即使從大門或窗口吹入,也會在內牆滑動反彈,形成迴旋氣流而湧向天空,由此新鮮空氣不斷進入,通風效果良好。外環樓的每個房間都在圓的切線上,圓土樓無論處在什麼位置,都有一半以上的部位吸取陽光,再加上圓土樓的牆體特別厚實,有的樓底層厚度近2米寬,在上面可以行駛一輛小轎車,因此隔熱保溫的效果很好。也就是說圓土樓具有冬暖夏涼的功能。
6、經濟環保功能:建築圓土樓所用的材料取之於泥土和木材,這些都是可以重複使用的材料,即便不用了(土樓拆毀了),也可以回歸大自然,絕不會對周邊的環境產生任何污染,這是“鋼筋、水泥、磚塊”等現代建築材料無法比擬的,因此,引起了環保界的極大興趣。
http://www.cncn.com 欣欣旅遊網
門票·開放時間:
永定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景區(洪坑)門票聯票價格為50元/人,包括振成樓、奎聚樓、福裕樓、如昇樓等核心景點;高頭鎮高北村土樓群門票為30元/人,包括承啟樓、世澤樓與五云樓等代表建築;振福樓景區(南溪)門票40元/人,包括振福樓、衍香樓、環極樓;初溪土樓群門票50元/人,包括集慶樓、繩慶樓、善慶樓、庚慶樓、共慶樓、博物館。 8:00-17:00
交通概況:
廈門-下洋:廈門湖濱南路長途客運站從早上6點多到12:30有車直達下洋,全程3個半小時。停靠站有廈門-漳州-南靖-書洋鎮-永定縣的湖坑鎮-下洋鎮。
永定—土樓:從永定縣汽車站坐“金豐線”, 永定—下洋,6:20起每20分鐘一班至下午17:20止,途經圓頭山、列市、岐嶺、雙洋。
永定—高頭(土樓),7:25、8:20、10:30、11:40、13:00、14:20、15:15、16:30,途經列市、岐嶺、大溪、湖坑。
景區包車:在永定各土樓間包車遊覽,帶司機,11座車每天約400元左右,7座車每天約300元,小轎車每天150-200元。摩托車每天100元。
永定土樓簡介:
永定客家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神化般的民居建築奇葩,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傳統古民居建築中獨樹一幟,被譽為“東方文明的一顆璀燦明珠”,是福建省八大旅遊品牌之一。
如果說永定是一個沒有大門的中國土樓博物館,那麼位於永定縣湖坑鎮洪坑村的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地―――永定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景區,就是濃縮的永定客家土樓博物館。景區內土樓建築獨特,其中有富麗堂皇的“圓樓王子”―――振成樓、五鳳樓(府第式土樓)經典―――福裕樓、宛如布達拉宮的宮殿式建築― ――奎聚樓、“袖珍圓樓”―――如昇樓以及天后宮、土樓博物館等其他特徵土樓40多座。它們沿溪而上,氣勢恢宏,錯落有致,與青山、綠水、翠竹、拱橋、水車、農田和諧相處,組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絢麗畫卷。
如今,儘管時移境遷,但是閩西客家人依然保留著特有的中原遺風,凝聚著濃厚的鄉土氣息,如舞龍、舞獅、擂大鼓、“鬧古事”、“迎花燈”、漢劇、木偶、“十番”演奏、民間藝人絕技、迎親、客家山歌等,民風之古樸異彩紛呈,無不洋溢著獨特的客家民俗風情,象徵著土樓人家對幸福和美好未來的無限追求。景區處處展現出華夏文明的風采,是廣大中外遊客旅遊、休閒、探秘勝地。
【主要景點】
富麗堂皇的圓樓:振成樓
振成樓採用了西方建築美學所強調的多樣統一原則,達到了極高的審美境界,堪稱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築的傑作。該樓坐北朝南,佔地約5000平方米,由兩環同心圓樓組合而成。外環土木結構,高4層,直徑57.2米,內通廊式。
懸山頂抬樑式構架,分內外兩圈,形成樓中有樓,樓外有樓的格局。前門是“巽卦”,而後門為“乾卦”。外樓圈4層,每層48間,每卦6間;每卦設一樓梯,為一單元;卦與卦之間以拱門相通。樓內有一廳、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陰陽兩極)、三門(即正大門和兩頭邊門,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個單元。卦與卦之間是隔火牆,一卦失火,不會殃及全樓;卦與卦之間還設卦門,關閉起來,自成一方,開啟起來,各方都可以相通。一旦盜賊入屋,卦門一關,即可甕中抓活鱉。祖堂似一個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周長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兩側上下兩層30個房圈成一個內圈,二層廊道精緻的鑄鐵花格欄杆,是從上海運到此樓嵌制的。大廳及門楣上有民國初年黎元洪大總統的"裡堂觀型"、"義聲載道"等題字。樓內還有永久性楹聯及題詞二十餘幅,充分展示了土樓文化的內涵。
全樓的設施佈局既有蘇州園林的印跡,也有古希臘建築的特點。堪稱中西合璧的建築奇葩。 1995年它的建築模型與北京天壇作為中國南北圓形建築代表參加了美國落杉磯世界建築展覽會,引起了轟動,被譽為“東方建築明珠”。
圈數最多、居住人口最多的圓樓:承啟樓
承啟樓坐落在福建省永定縣高頭鎮高北村,依山傍水,面前是一片開闊的田野。這裡有數十座大大小小、或圓或方的土樓,錯落有致高低起伏,組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土樓畫卷。
承啟樓直徑73米,外牆周長1915米,走廊周長229.34米,全樓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層,高16.4米,每層設72個房間;第二圈二層,每層設40個房間;第三圈為單層,設32個房間,中心為祖堂,全樓共有400個房間,3個大門,2口水井,整個建築佔地面積5376.17平方米。全樓住著60餘戶,400餘人。三環主樓層層疊套,中心位置聳立著一座祖堂。
承啟樓裡保存著當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等人的題匾數十個,最珍貴的莫過於楠木壽屏了。這件稀世奇珍是乾隆19年(1754年),承啟樓創建者江集成次子江建鏞7旬壽辰時,朝中尚書、京城太學士們合贈的。壽屏由12扇楠木板連接而成,雕刻面積達15.03平方米。正面中間雕刻一幅特大的《郭子儀拜壽圖》,上下兩邊分別為《二十四孝圖》和《四季圖》,雕刻著從三公九卿、文武百官到凡夫俗子、平民百姓,凡187個人物,個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最花工日的土樓:永隆昌
永隆昌樓群是永定融方樓與五鳳樓為一體的壯觀樓群,建於清咸豐年間,歷經20餘年才竣工。府第式方樓坐東朝西,佔地1.1萬餘平方米,由“福盛樓”“福善樓”兩座方樓組成,以當年赫赫有名的條絲菸商號“永隆昌”命名。全樓共92廳624個房間,144道樓梯,7口水井,8處曬穀坪。周圍有大、小門16個,院內還有條絲煙加工作坊、“文館”學堂、“敦隅別墅”等附屬建築。整體規模龐大,氣勢雄偉,臨河面山,錯落有致。
高度最高的土樓:遺經樓
位於永定縣高陂鄉上洋村,建於清咸豐元年(1851年)。方形土樓。外牆東西寬136米,南北長76米,佔地10336平方米。其後座主樓高17米5層,共有房間二百六十七間,51個大小廳堂主樓左右兩端分別垂直連著一座四層的樓房,並與主樓平行的四層前樓緊緊相接,圍成一個巨大的方樓,如此環繞形成一個大“口”字。裡面又有一組小“口”字形建築,形成一個獨特的“回”字形整體造型。真是“門中有門,樓中有樓,重重疊疊”,當地人都稱它為“大樓廈”。中間為祖堂。前樓一左一右建有兩所學堂,樓內子女可以在樓內就讀,學堂中間是個石坪,前建有大門樓,大門高6米寬4米。在主樓後面有花園一座、魚塘一口以及碓房、牛舍等附設建築。遺經樓共有280個房間。
宮殿式土樓:奎聚樓
奎聚樓因地制宜,依山就勢,形成樓宇參差、錯落有致的格局,樓內簷梁雕刻十分精美,如同西藏的布達拉宮,是一座宮殿式結構的方形大土樓,體現了客家人獨有的匠心和智慧。
奎聚樓之美不單單是建築和文化,而更在於藝術,樓中的雕刻、彩塑和繪畫中的花鳥、人物、山水、臺閣、故事都顯得活靈活現,充滿了濃郁的客家歷史韻味和鄉土氣息。
樓內有一塊牌匾上寫著“儒林第”,可見奎聚樓文風之盛。據資料介紹,一百多年來,奎聚樓主人重視教育,人才輩出,土樓裡考取進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學生有20多人,海外華僑有40多人。 “文革”期間受到破壞。
府第式土樓:福裕樓
福裕樓被稱之為土樓經典之府第式土樓。
樓門廳兩側為廂房,廳後向立一堵與一層樓等高的雙合三開隔扇,既作為中門,又作為照壁,6塊活頁福裕樓門扇上半部分鏤刻餾金圖案。隔扇後向是三合土鋪面的長方形天井,隔扇兩側各設一個小門,與中廳(祖堂)前面天井兩邊的過廊連接,過廊比其他過廊寬敞,可以擺設宴席,加寬部分的前向各開一小門通往橫樓。登上過廊後向的2級台階,便是中廳走廊,其兩邊各開一個門通往橫樓。作為祖堂的中廳,磚木結構,高大寬敞,廳口向著前面的天井開敞,比同一座樓的其他房間高一米多,雕樑畫棟,裝飾精美。
廳後兩側向後凹進,正向和側向分別設一門通往後堂,正向為鏤雕木質屏門,側向為磚砌拱門,屏門後為天井。天井兩側為高2層、3開間的廂房,磚拱門後向的前側設一個小門進出。廳兩邊後向為廳後廂房的走廊。廳後壁的背面為通往二樓的樓梯,與廳後向兩邊的廂房走廊相通。中樓二層中間為觀音廳,其樓板比廳後廂房二層的通廊高,左右兩邊的通廊前向各設一短梯,通過拱門進入位於中間的觀音廳。
觀音廳高大寬敞,供奉觀音造像,神閣兩旁各有一塊鏤雕木質隔屏。廳的棟、梁漆紅漆,頂部中間飾大幅八卦彩圖。廳口設高1.2米、寬1米的平台,平台外沿為琉璃花格護欄,廳口兩側、平台內沿以及與底層祖堂前向立柱對接的柱間也鑲嵌琉璃花格屏風,高至屋樑。
現存最早的土樓:馥馨樓
該樓坐東朝西,懸山頂,瓦面,佔地面積1275.76平方米,高三層。如今前樓(西邊)已坍塌,僅餘不足兩層高的殘牆斷垣。北側亦已坍塌一部分。飽經風霜的殘牆無奈地傲視著西下的殘陽,牆邊頑強生長的萋萋野草默默地向遊人訴說著自己的衷腸。
樓的橫向6間,總長34米;進深(含梯位)6間,31.5米;四周簷邊寬1.5米。全樓僅一高3,5米、寬2.5米的大門;底層無窗,二、三層樓的窗,外側高0.8米、寬0.15米,內側寬0.4米。設五個梯,除後廳一個靠牆外,其餘四個分佈在大樓的四角,佔地寬度約是正間的一半,互相對稱。二、三樓層的四邊走廊為各姓所建,互不相通。
除此以外,該樓有兩個最大的特點:一是由摻人石灰和紅糖的生土夯成的牆身,比現代水泥更堅韌。前幾年樓內東側居民為出入方便,要在後邊開一個小門,用鋼釬挖掘,一小塊一小塊地鑿,不知不覺竟用了二十多天。另一特點是樓外距牆10米處原有一條環樓壕溝,深3米多,寬5米,與村內水渠相通。既可以像護城河一樣用來禦敵,又可以養魚,可謂兩全其美,所以過去稱之為“壕塘”。四五十年前,壕溝還在,往後淤泥越積越多沒有清除,結果水愈來愈淺便失去廠原有的功能,後來樓主索性用泥石填掉,但痕跡還能依稀辨出。據村里的老人說,原先樓門前還設有吊橋呢!
馥馨樓的後樓,是大約200年前重建的。其頂層的中廳,曾作私塾學堂。右壁有清代同治年間太平天國軍隊留下的墨跡。其中保存比較完整的兩首詩是:“天朝虎將到來臨,伐暴安良義氣深。勸民不做痴迷漢,山林藏匿餓慎身。”和“不燒房屋不殺人,萬眾思何不義心。四民回頭方是岸,要敬天父是好人。”由詩的內容可知,當年太平天國的軍隊駐紮此樓。
現存最早的圓形、最多樓梯的土樓:集慶樓
集慶樓建於明永樂十七年,即公元1419年,距今已經586年,是永定現存圓樓中年代最久遠,結構最特殊的一座圓樓。
集慶樓座南朝北,佔地面積2826平方米。外環直徑有66米,底層牆體厚度1.6米,樓高12.7米,全樓由一個方形樓(祖堂)和兩個環圓形樓組成。外環形樓共四層,底層有52間房,二層以上每層48間,一共有206個房間。從一層到四層共有72架上下樓梯,頂層外牆設置了9個瞭望台。集慶樓的房間,樓梯、隔牆全部用杉木材料構建,相鄰處全部靠榫頭銜接,不用一枚鐵釘,與厚達近2米的生土牆一道經歷了近600年的風霜雪雨,至今仍完整地保留下來供遊人觀賞,許多外國遊客發自內心的讚嘆,稱“集慶樓是隱藏在深山里的人間奇蹟”。
【土樓的功能】
1、防風抗震功能:所有的圓土樓下牆體都相當厚實,隨著高度的增加牆體逐漸向內傾斜,下大上小,按物理學上說,產生了一種向心力。加上夯築牆體時放入一些竹片,杉木條等(相當於現在的鋼筋水泥),從而增加了牆體的彈性和拉力,使抗震效果明顯。歷史上永定縣發生過7次強烈地震,但從未有龐大的土樓牆倒塌的狀況。
2、防火防潮功能:大多數圓土樓是按《易經》中的八卦太極圖的形式進行佈局和設計的。為了有效地防火,外環樓的卦與卦之間用青磚砌成防火牆,一旦發生火災火勢不容易蔓延。有的樓還在三四層的樓板上鋪了青磚,不僅有隔音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防火,滅火的作用。大多數圓樓都挖有兩口水井,也為撲火提供了水源。
因為圓土樓不像方樓有四個死角,吸收陽光和通風通氣的性能較好;又因為土樓的建築材料是泥土和木料,而土和木的吸濕能力都是非常強的,具有防潮功能。所以很多人打趣地說,住在土樓裡的人都不會得關節炎和風濕病。
3、聚族而居功能:圓土樓(承啟樓)共四層,有400多個房間,可以住六七十戶人家約五、六百人。樓內有水井,浴室,廁所,磨房,花園,學校、宿舍等設施,建築面積達到5000平方米以上,整個家族住在一起,說她像個小城市,一點都不誇張。傳說在某村的一次婚宴上,兩個女子同桌吃飯時,相互為“自己住得土樓最大”這一話題爭的面紅耳赤。一個說:“我住得樓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你說我住的樓大不大?”另一個說:“我住得樓像一座城,居住三年,竟然不識本樓人,你說誰住得樓更大?”結果相伴回家才知道,他們住的是同一座樓,而且論輩份還是姑嫂關係,一個是未出嫁的姑娘,一個是嫁過來兩年的媳婦,只不過一個住在樓東,一個住在樓西罷了。
有人統計,倘若你到土樓借宿做客,在每家吃一天飯,需要兩個多月的時間(六七十戶人家);在每一個房間住一個晚上,要用一年多的時間(四百多個房間);每天認識樓裡的一個人,需要近兩年的時間(五六百人)。這時,新的媳婦又娶了進來,新的小生命又誕生了……。因此,你永遠也無法認識全樓的人。
4、安全防衛功能:圓土樓一般為四層,一層是廚房,膳廳,浴室,豬舍等;二層是儲藏食物的倉庫;三四層才是臥室。巨大的圓土樓如同一座古羅馬城堡,不存在死角,如果遇到外來勢力的侵襲和攻擊,只要關上大門,守住要口,全樓則安全無恙。因為土樓的大門是用二、三十厘米厚的不易著火的雜木製成的,有些大門還釘了鐵板,樓門上還裝有防火水槽。圓樓外圈的一二層不開窗,所以敵人攻到樓下也無可奈何。甚至圍困一年半載,只要樓內柴米不斷,生活依舊正常。
很多土樓的設計者出於增強圓樓防禦功能的考慮,除了設置單門(大樓進出一個門),厚牆(底層近2-3米),一二樓不開窗等消極性防禦設施外,還設置了瞭望台以及樓內有多架上下樓梯等積極性的防禦設施。土匪來時,只要關起大門,便可迅速上樓攻擊來犯之敵。瞭望台便於觀察敵情;樓梯多,要送水,送石塊,送木頭等物品就方便多了。
5、通風采光功能:由於圓土樓的整體佈局是內低外高,樓內空間大,據物理學管切線定律,烏煙障氣不管從什麼方向吹來,都會順著牆面滑出去;即使從大門或窗口吹入,也會在內牆滑動反彈,形成迴旋氣流而湧向天空,由此新鮮空氣不斷進入,通風效果良好。外環樓的每個房間都在圓的切線上,圓土樓無論處在什麼位置,都有一半以上的部位吸取陽光,再加上圓土樓的牆體特別厚實,有的樓底層厚度近2米寬,在上面可以行駛一輛小轎車,因此隔熱保溫的效果很好。也就是說圓土樓具有冬暖夏涼的功能。
6、經濟環保功能:建築圓土樓所用的材料取之於泥土和木材,這些都是可以重複使用的材料,即便不用了(土樓拆毀了),也可以回歸大自然,絕不會對周邊的環境產生任何污染,這是“鋼筋、水泥、磚塊”等現代建築材料無法比擬的,因此,引起了環保界的極大興趣。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