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客家語

臺灣客家語

臺灣客家語
Toiˇ Vanˇ Hagˋ Gaˊ Ngiˊ/Thòi-vân Hak-kâ-ngî
母語國家和地區 中華民國臺灣
區域主要集中於桃竹苗臺中東勢一帶、六堆地區、花東縱谷
母語使用人數237萬[1](1993年)
語系漢藏語系
官方地位
作為官方語言無;但為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法定大眾交通工具播報用語言之一[2]
管理機構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非強制性機構)[3]
語言代碼
ISO 639-3
ISO 639-6htia
2010年,六歲以上台灣人口在家用客語之比率
本文屬於客家系列的一部份
客家支系(客家地區
贛南系贛州) - 粵東系梅州惠州韶州
新界原居民香港) - 閩西系汀州) - 臺灣系臺灣
客家語言
梅縣話 - 𠊎話 - 土廣東話 - 懷遠話
臺灣話 - 香港客家話 - 平婆話
客家文化
文學 - 飲食
音樂 - 流行音樂 - 山歌 - 八音
客家表現藝術
舞麒麟 - 採茶戲(三腳採茶戲) - 平安戲(收冬戲)
木偶戲 - 廣東漢劇
客家建築
土樓圍屋-敬字亭-祠堂
客家武術
龍形拳 - 流民拳 - 白眉派 - 周家螳螂拳
朱家教 - 布雞拳 - 金鷹拳
客家信仰
菩薩 - 三界爺 - 民主公王 - 土地伯公
龍神 - 三山國王 - 漢帝 - 定光古佛 - 慚愧祖師
五顯大帝 - 義民爺 - 仙姬娘
客家傳媒
梅州電視台 - 客家電視台 - 惠州市廣播電視台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客家之聲 - 大漢之音電台
寶島客家廣播電台 - 新客家電台 - 高屏溪廣播電台
臺灣客家語客家語臺灣客家語白話字Thòi-vân Hak-kâ-ngî,四縣腔臺灣客拼:Toiˇ Vanˇ Hagˋ Gaˊ Ngiˊ;英語Taiwan Hakka),又稱臺灣客家話,是臺灣客家人所使用的客家語,主要源於中國大陸粵東,及少部份的閩南閩西地區,於1993年統計約有236.6萬人使用[4]日據時期多稱為廣東話[5]
臺灣的客家語主要為四縣海陸兩種腔。但其中又以四縣腔較為強勢,在公共場合(如車站)皆採此腔發音。四縣話與海陸話對同一個字的發音基本上一致或相似,但聲調的調值卻正好相反,形成兩者在讀同一句話時,出現聲調你高我低、你升我降的有趣情形。
而由於在聲調的轉換上是有規則可循的,因此兩個分別講四縣話和海陸話的人,尚且能順利溝通。同時,四縣話與海陸話的使用人口數,達到台灣客家語使用人數的9成以上。
此外,另有少數地區亦說大埔、饒平、詔安、永定、長樂等腔,合稱「四海永樂大平安」。其中永定、長樂兩個腔調幾乎完全退居個人家庭,目前較活躍而有完整分布區的為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其之間語言互通的關係或族群多寡的分布正好成「四海大平安」之次序所排列。
調查結果發現,在符合《客家基本法》定義且會說客語的客家民眾當中,與他人溝通的客語腔調以「四縣腔」的比例最多(63.4%),其次為「海陸腔」(47.6%),其他如「大埔腔」(4.5%)、「饒平腔」(3.9%)、「詔安腔」(2.6%),使用其他腔調的比例占 0.5%[6]
由於臺灣長久以來以閩南語福佬話)為絕對強勢,很高比例客家人因環境因素而能聽解閩語,甚至完全福佬化,成為福佬客臺灣光復後又有國語運動之緣故,導致臺灣客語文化面臨空前流失。據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於2004年所做之調查,1974年以前出生的年輕客家人有3成能聽解客語,而僅1成可流利使用;在家庭語言方面,1974年以前出生的客家子女約有60%使用國語、20%使用臺灣閩南語、未滿10%使用臺灣客家語。
臺灣客家語的學術研究單位有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及全球客家研究中心、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臺灣客家語劃分[編輯]

清代移民至臺灣的客家人之語腔及籍貫劃分。

四縣腔[編輯]

四縣腔的四縣族群,來自廣東省嘉應州(今梅州市梅縣區)及附近的興寧縣鎮平縣平遠縣等四縣的移民,擁有六種聲調(陰平調、陰上調、陰入調、去聲調、陽平調、陽入調,四縣腔客語去聲調不分陰陽),是臺灣客家語次方言人數最眾的一支,也是公眾播音場合(如鐵路捷運車站)所使用之標準。其中梅州腔又與四縣腔略有不同。
分布地為:
  1. 桃園市的中壢、平鎮、楊梅、龍潭。
  2. 新竹縣的關西鎮(部分)。
  3. 苗栗縣的苗栗市、造橋、公館、頭份、大湖、銅鑼、三義、西湖、南莊、頭屋、卓蘭(大部分)、通霄(部份)、後龍(部份)。
  4. 六堆地區:屏東縣的竹田、萬巒、內埔、長治、麟洛、新埤、佳冬、高樹。高雄市的美濃、杉林、六龜。
  5. 臺東縣的池上、關山、鹿野、成功、太麻里、卑南。
  6. 花蓮縣的吉安,花蓮,富里。
由於使用四縣腔最廣、最常使用的地方是在苗栗縣,所以或被稱作苗栗腔,但使用此腔調的地方不只苗栗縣,所以很少使用苗栗腔這個名稱。因南北腔調又略有差異,中華民國102年全國語文競賽臺灣客家語朗讀文章區分為四縣腔南四縣腔

海陸腔[編輯]

海陸〔hoi├ liukˋ〕[7], 清朝時來自廣東省惠州府的海豐〔hoi├ fungˋ〕與陸豐〔liukˋ fungˋ〕(合稱海陸豐),擁有七種聲調,在臺灣客語人口中人數第二多,或被稱作新竹腔;四縣腔與海陸腔佔了臺灣客家人口的絕大部分。海陸腔各聲調的調值與四縣腔幾乎相反,與粵語相近。分布地區為:
  1. 桃園市的觀音、新屋、楊梅(部分)。
  2. 新竹縣的新豐、新埔、湖口、芎林、橫山、關西(部分)、北埔、寶山、峨眉(部分)、竹東。
  3. 苗栗縣的頭份、南莊。
  4. 花蓮縣的吉安、壽豐、光復、玉里、瑞穗、鳳林、新城。
海、陸分別為海豐縣陸豐縣的首字。海陸腔又稱為惠州話,事實上講海陸腔的客家人,除了海豐縣、陸豐縣兩地移民之外,還有來自龍川縣河源縣永安縣歸善縣博羅縣等地的移民,相當於現在中國大陸的惠州市河源市廣州市汕尾市。和大多數漢語族語言所不同的是,海陸腔具有齒齦後音,而齒齦後音一般而言少見於漢語的方言當中。

大埔腔[編輯]

大埔腔或被稱作東勢腔,來自廣東省潮州府(今改隸梅州市)的大埔縣。分布地為:
  1. 臺中市的東勢、石岡、新社、和平、豐原。(前臺中縣長陳庚金、前立委林豐喜家族)
  2. 苗栗縣的卓蘭(中街、內灣、水尾)。
大埔腔在許多發音及音調上不同於四縣或海陸腔,比方「客」發「kak」而非「hak」,「國」發「guad」而非「gued」,「飯」發「pon」,「貓」發「ngiau」而非「meu」,「聽」發「ten」而非「tang」...等。然而與海陸腔類似,大埔腔亦有齒齦後音。[8]。與四縣腔的六聲調和海陸腔的七聲調不同,大埔腔除六個本調外還外加超陰平去聲變調共八個聲調,總的聽來音調較為低沉,較為複雜。大埔腔的詞彙比較習慣不加上帶詞綴單音節衍聲複詞之詞尾,例如兒子是「徠」,不同於四縣腔之「徠e」。用字上,四縣腔語尾助詞之「忒」在東勢腔則講成「撇」,「我們」為「恩等(en nen)」而非「恩兜」,「一樣」說「共款」不說「共樣」。[9]

饒平腔[編輯]

來自廣東省潮州府(今潮州市)的饒平縣的移民。分布地區主要在:
  1. 桃園市的中壢(芝芭里、興南莊、三座屋、過嶺里)、平鎮(南勢莊)、新屋(犂頭洲)、觀音(新坡村)、八德(宵裡)。八德官路缺袁、張、邱姓,大園區許姓、邱姓,南崁、平鎮南勢、大崙王姓,中壢、芝芭里(前縣長劉邦友、劉興善家族)、雙連坡劉姓(劉璞珍、劉奕坤家族),中壢鄧姓,國立中央大學三座屋邱姓(邱奕勝家族)、張姓,過嶺、新坡、芝芭里許姓(前縣長許信良、前內政部次長許應深家族),新屋冨源陳姓,新屋劉姓,楊梅、山子頂許姓,龍潭邱姓,龍岡後寮陳姓的饒平話。
  2. 新竹縣的芎林(紙寮窩、上山)、竹北市(六家)前新竹縣長,台灣省主席林光華家族。
  3. 苗栗縣的卓蘭(老莊)。
  4. 彰化縣的員林、永靖、田尾(已閩南化,但其部份音韻特徵仍殘留,形成臺灣閩南語永靖腔)。
  5. 屏東縣的枋寮。
  6. 雲林縣斗六劉姓、莿秱鄉饒平村。
  7. 花蓮縣:部分地區。
系統與大埔腔及詔安腔較接近。饒平腔主要為沒有–i–(如:間、片、邊等字)介音和沒有–u–(如:官、關、怪等字)介音,及有–i u–(如:語、女、舉等字)的語音,基本可對應比唐代漢語、古越語(百越族語言)更早之古漢越語。因此相對其他梅州系統之四縣和海陸腔客語而言更是古老,故許多今天臺灣閩南語和客語找不到文字的(尤其是客語),在饒平客家話中都有,堪稱漢語的活化石,甚具價值。渡臺悲歌即是一首以饒平腔寫成的客家移民生活史詩。

詔安腔[編輯]

來自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南靖縣平和縣雲霄縣的移民。保存最多古音與古意之客家語。因為位於閩南地區,語言上有不少與閩南語詞彙相同。詔安客語在聲調上的調值與漳州腔閩南語幾乎相反。分布地位於:
  1. 雲林縣的崙背、二崙、西螺
  2. 桃園市的八德、大溪的黃興村,大溪南興的黃姓、龍潭。
  3. 台中市西屯區北屯區部分地區。(前議員廖學澍、前議長張廖貴專,現任議員張廖乃綸、張廖萬堅家族)《張廖家族族譜》
  4. 新北市新店區的安坑莊。
  5. 南投縣中寮鄉部分地區。
  6. 嘉義縣中埔鄉境內的詔安厝。
  7. 台南市白河區境內的詔安厝。
  8. 宜蘭縣的部分地區。

永定腔[編輯]

使用永定腔的客家,是指來自永定縣上杭縣武平縣等三個縣的移民。

汀州腔[編輯]

汀州腔是指來自長汀縣連城縣寧化縣歸化縣清流縣等五個縣的移民。汀州府是客家族群的祖地之一,然而汀州腔與通常的粵台片客家語不同,它屬於北片客家語。另一支源於汀州府的永定腔,則是屬於南片(粵台片)客家語,在台灣的北片客家語,祇有汀州腔一種(汀州府北部五縣)。
  1. 新北市三芝區
  2. 彰化縣的員林、永靖、溪湖。
  3. 桃園市的龍潭,觀音江姓(前國大代表江瑞添家族),中壢吳姓(前任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家族)、胡姓。
  4. 嘉義縣的部分地區("劉文科公"派下)

豐順腔[編輯]

豐順腔是指來自於豐順縣揭陽縣等兩個縣的移民。

長樂腔[編輯]

長樂腔曾經作為台灣客家語七大聲腔(四海永樂大平安)之一,由嘉應州(今梅州)長樂縣(今五華)、惠州府永安縣的移民帶來。其語腔近於今大陸地區五華縣南部琴江流域的口音。桃園市楊梅區老坑區域仍有許多家庭使用長樂腔。

平和腔[編輯]

  1. 台中市北屯區賴姓來自福建省平和縣
  2. 桃園市桃園區八德區(前立法委員呂新民家族),中壢區平鎮區大園區呂姓、黃姓。

南靖腔[編輯]

  1. 桃園市桃園區,呂姓(前任副總統呂秀蓮家族)南靖話。
  2. 嘉義縣水上鄉境內的南靖。

混合區域[編輯]

  1. 彰化縣二林鎮竹塘鄉埤頭鄉日治時代日本人為了種植甘蔗招募苗栗、新竹等地的客家人前來移墾,而形成的客家新聚落,雖然聚落頗多,但都在源成農場範圍的七界之內,因此,這些客家莊,才都被稱為「七界內」。
  2. 南投縣國姓鄉:來自臺中東勢、苗栗卓蘭和新竹等地前來的客家人,佔了境內族群的75%。
  3. 南投縣埔里鎮:一百年前,來自台中東勢、苗栗、桃園和新竹等地移居來的客家人,佔了鎮內人口結構的80%。
  4. 花蓮縣鳳林鎮:是一個客家鎮,目前全鎮客家人口約占百分之八十,係一百年來,相繼自臺北、宜蘭、新竹、苗栗等地遷入者。

其它[編輯]

北部四縣腔海陸腔交界處有四海話或海四話(均為四縣海陸混合腔,類似閩南語泉漳濫),以及零星的永定腔、汀州腔、豐順腔、長樂腔、揭西腔。

未知區域[編輯]

  1. 彰化縣溪州鄉部分地區。
  2. 南投縣的魚池、水里、信義。
  3. 嘉義縣中埔鄉境內中埔、牛稠埔等地,還有枋子林、詔安厝、海豐厝、客莊等地,尚有疏疏落落的客家人。
  4. 臺南市白河區:相對於白河大排竹村民以「福佬莊」自稱,白河店仔口村民以「客莊內」自稱。
  5. 宜蘭縣員山鄉及三星,蘇澳、冬山、礁溪、羅東部分地區。
  6. 花蓮縣花蓮市部分地區。

語音[編輯]

母音[編輯]

前母音中央母音後母音
iɨu
e
a
  • 卓蘭饒平腔、雲林詔安腔、六堆高樹、卓蘭方言等,無母音/ɨ/。

子音[編輯]

雙唇音唇齒音齒齦音齦後音齦顎音硬顎音軟顎音聲門音
清音濁音清音濁音清音濁音清音濁音清音濁音清音濁音清音
鼻音[m]
m ㄇ
[n]
n ㄋ
[ɲ]
ngi ㄬ
[ŋ]
ng ㄫ
塞音不送氣[p]
p,b ㄅ
[b]
v,bb ㆠ
[t]
t,d ㄉ
[k]
k,g ㄍ
[ʔ]
(不標)
送氣[pʰ]
ph,p ㄆ
[tʰ]
th,t ㄊ
[kʰ]
kh,k ㄎ
塞擦音不送氣[ʦ]
ch,z ㄗ
[ʧ]
chi,zh ㄓ
[ʨ]
chi,j ㄐ
送氣[ʦʰ]
chh,c ㄘ
[ʧʰ]
chhi,ch ㄔ
[ʨʰ]
chhi,q ㄑ
擦音[f]
f ㄈ
[v]
v ㄪ
[s]
s ㄙ
[ʃ]
si,sh ㄕ
[ʒ]
si,rh ㄖ
[ɕ]
si,x ㄒ
[h]
h ㄏ
近音[ʋ]
v* ㄪ
[j]
(不標)
邊音[l]
l ㄌ
  • 部份學者認為應為/ʋ/而非/v/。
  • 當/ts/, /tsʰ/, /s/, /ŋ/遇到介音/j/時,會變成/tɕ/, /tɕʰ/, /ɕ/, /ɲ/。
  • /ʃ/, //, /tʃʰ/, /ʒ/存於海陸腔、永定腔、饒平腔、詔安腔、大埔腔、卓蘭腔。六堆地區的高樹、新埤、佳冬的四縣腔比其他地區的四縣腔多出ㄧ子音/ʒ/。

聲調[編輯]

變調[編輯]

音韻現象[編輯]

文白異讀[編輯]

詞彙[編輯]

語法[編輯]

書寫系統[編輯]

客語通用拼音[編輯]

客語白話字[編輯]

臺灣客家語拼音方案[編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60句精選關於『知識』的經典語錄

在涅貴不缁:處在污濁的環境中,貴在不被污染

《典 論•論文》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文學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