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流感大流行(英語:1918 flu pandemic)是於1918年1月至1920年12月間發生的全球性流行性感冒(可能為H1N1亞型[1])大流行事件,由一種稱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英語:Spanish flu)引起的傳染病,曾經造成全世界約5億人感染[2],5千萬到1億人死亡(當時世界人口約17億人)

1918年流感大流行[編輯]


美國堪薩斯州賴利堡(Fort Riley)的軍營醫院,病房內被感染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的軍人塞滿。
1918年流感大流行英語1918 flu pandemic)是於1918年1月至1920年12月間發生的全球性流行性感冒(可能為H1N1亞型[1]大流行事件,由一種稱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英語Spanish flu)引起的傳染病,曾經造成全世界約5億人感染[2],5千萬到1億人死亡(當時世界人口約17億人),傳播範圍達到太平洋群島及北極地區[3];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約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較起來較為致命。其名字的由來並不是因為此流感從西班牙爆發;而是因為當時西班牙有約8百萬人感染了此病,甚至連西班牙國王也感染了此病,所以被稱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至於在西班牙則稱此為法國型流行性感冒,為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自然事件之一。[2][4][5][6]
一般流感通常死亡的是幼童及老年人、或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但本次流行事件死者最多的卻是青壯年。現今的研究將病毒株從死者的冷凍屍體中分離,顯示本病毒致死的原因是因為引起細胞素風暴,導致自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因此免疫力最強的青壯年反而最容易引起強烈的免疫反應而死[7]

歷史[編輯]

西班牙型流感可以簡單分為三波,第一波發生於1918年春季,基本上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第二波發生於1918年秋季,是死亡率最高的一波;第三波發生於1919年冬季至1920年年春季,死亡率介於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間。第一波有記錄的流感發生於1918年3月4日一處位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Camp Funston, Kansas),但當時的症狀只有頭痛、高燒、肌肉酸痛和食慾不振而已。然而在當時的說法則指出,這波流感是源於中國南部,由1917年中國支援歐戰的勞工所傳播,但並無相關證據。4月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法國也傳出流感,3月中國、5月西班牙、6月英國,也相繼發生病情,但都不嚴重。

西雅圖的電車服務員拒絕沒有口罩的乘客搭乘。
1918年8月剛離開西非國家獅子山的英國船上發生了致命的流感,在該船抵達英國之前,75%的船員被感染,7%的船員死亡,另外多艘船隻也發生了類似的情況。另一說第二波的源頭是當時蘇聯阿什哈巴德(1918年8月初波斯麥什德(Meshed)便發生了高死亡率的流感,據說是由阿什哈巴德所傳出,但因俄國內戰而無法確認[8])。8月27日,流感傳入美國,並在波士頓的碼頭工人間傳播,而法國布萊斯特(Brest)也在幾乎同一時間爆發了流感;9月開始在歐洲和美國普遍傳播,並在數星期內傳到世界各地。第二波流感和過去的流行性感冒不同,在20~35歲的青壯年族群中死亡率特別高,其症狀除了高燒、頭痛之外,還有臉色發青和咳血等;流感往往引發併發症而導致死亡,以肺炎最多。許多城市限制市民前往公共場所,電影院舞廳運動場所等都被關閉長達超過一年。同年10月是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個月,20萬美國人在這個月死去,1918年美國的平均壽命因此比平常減少了12年。

戴口罩的西雅圖警察,1918年12月
第三波流感在大約1919年冬季開始在許多地方出現,至1920年春季起便逐漸神秘地消失。在澳大利亞,流感延續到了1919年8月 (南半球的冬季);至於在夏威夷,則是延續到了1920年3月。此流感漫延全球,從阿拉斯加愛斯基摩部落到太平洋中央的薩摩亞島,無一倖免;許多愛斯基摩部落是一村一村的死絕,在薩摩亞死亡率更高達25%。亞馬遜河口的馬拉若島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沒有感染報告的人類聚集地。

麻薩諸塞州的 Emery Hill,醫療帳篷,1919年5月29日
西班牙流感奪去2千5百萬到4千萬(一說7千萬或一億)條生命,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還多,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提早結束的原因之一,因為各國都已經沒有額外的兵力作戰。
至於在青壯年死亡率較高,有兩種假說:一是老年人口已經經歷過流感,因此已有抗體,所以對流感比較有抵抗力。二是細胞激素風暴 (Cytokine storm) 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受損;如果發生在肺部,則可能造成患者呼吸困難而死亡。
西班牙型流感在爆發的這2年後便完全神袐消失,而其病株從來都沒有被真正的辨認。

在台灣[編輯]

這一波的大流感也傳入臺灣,在當時造成約4萬餘人的死亡。第一波流感於1918年6月初在基隆開始出現,然後蔓延全島,至9月下旬消失,沒有特別顯著的死亡率。10月下旬,第二波流感又開始從基隆出現,並順著縱貫鐵路往南擴散至新竹台中台南打狗阿緱等地,並藉由海運傳入花蓮港澎湖,至12月中旬結束,造成約77萬人感染,25,394人死亡。1919年12月,第三波流感又從基隆開始出現,1920年2月底結束,造成約14餘萬人感染,19,244人死亡[9]。日本人社群最先爆發疫情,再傳給台灣人;先在城鎮發生,再往鄉村擴散。當時台灣醫療資源缺乏,在台灣367萬人中,只有732名受過4年醫學教育的西醫師。日本人患者較具醫療衛生觀念,因此死亡率較低,死亡率為1.1%;台灣漢人為3.3%、台灣原住民則為3.5%[9]

在上海[編輯]

據上海市志記載,1918年死於流感418人,1919年死於流感483人,1920年死於流感160人。流感始於1918年5月末,持續到6月中旬。1918年10月至11月流感再次爆發,症狀更為嚴重。

中國其它地方[編輯]

熱河省警察局1918年10月15日至1922年11月12日的統計數據,流感發病6203人,死亡151人,病死率2.4%。而同期美國舊金山病死率8.98%。
1918年11月6日上海《申報》全文刊登了定海縣知事馮秉乾撰寫的《救治時疫之布告》。對各種文獻分析表明,1918年-1919年,中國的確發生了流感疫情,但與世界其它地方相比疫病比較平和,發病率與死亡率較低。

最近研究[編輯]


重建的西班牙流感病毒。
在當時,人們還不清楚流行性感冒是由什麼病原體造成。直到1933年,英國科學家威爾遜·史密斯(Wilson Smith)、克里斯多福·安德魯斯(Christopher Andrewes)及派屈克·萊德勞(Patrick Laidlaw)才分離出第一個人類流感病毒,並命名為H1N1,從此人們才知道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所造成。由於人們是到後來才知道致病原因,以及當時絕大多數的死者遺體為防傳染都已經焚燬,加上重新合成病毒的危險性,此後數十年,人們對於該流感病毒所知一直很有限。
1997年,美國科學家傑弗里·陶貝格爾(J. Taubenberger)在《科學》周刊上發表了他與同事利用遺傳學技術得出的研究成果,認為1918年的流感病毒與豬流感病毒十分相似,是一種與甲型(A型)流感病毒(H1N1)密切相關的病毒。至今,仍然可以在某些國家[來源請求]的豬體內發現這種病毒。
1998年2月,美國國防病理中心(AFIP)轄下所屬的分子病理部門在阿拉斯加的布瑞維格米申(Brevig Mission)附近發現了一具被完整冰封近80年的愛斯基摩女子的屍體。布瑞維格米申在1918年11月由於流感失去了85%的人口。4件樣本的其中之一含有一些1918病毒的基因物質。這個樣本給予科學家第一手資料來研究這個病毒。
2001年10月英國媒體報導,英國科學家正力圖根據10名死於1918年大流感的倫敦人的遺體,找到引起這場流感的病毒樣本或碎片,分析其基因組特徵,研究它為什麼具有這麼強的殺傷力和傳染性。
2002年10月,美國國防病理中心與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的微生物學家合作,開始嘗試重建病毒。在一個實驗中,他們成功製造了一個有兩個1918病毒基因的病毒。而這個病毒和其他流感病毒比較起來,對老鼠較致命。
2004年2月6日,《科學》雜誌報導了兩支隊伍,英國國家醫學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和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院(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重建了1918流感的紅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HA 醣蛋白),並從中了解該蛋白分子如何改變形狀來允許其從鳥類移到人類身上。
2005年10月5日,研究人員宣佈1918病毒的基因序列已經被重組。2005年在亞洲發生的H5N1病毒與1918病毒有些地方類似,但是目前很難變成人傳人。
2014年的一項研究用分子時鐘方法對病毒進行了重建,推斷這種病毒是在1918年之前不久起源,來自於一種人類H1病毒和一種禽病毒的重配。而造成20到40歲的成年人廣泛死亡的原因,則很可能是由於他們出生時許多人接觸了一種抗原不同的H3N8病毒,從而缺乏對這種病毒的免疫保護。[10]

死亡人數[編輯]

目前的死亡人數尚無定論,最保守估計是2000餘萬人。由於當時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爭剛結束時期,因此大部份的國家都沒有詳細的統計資料。
國家及地區時間死亡人數死亡率
(每10萬人)
備註
北美洲
US flag 48 stars.svg 美國1918年10月–1919年7月548,452527[11]
Canadian Red Ensign 1868-1921.svg 加拿大1918年10月–1919年7月約43,500約500
Flag of Mexico (1917-1934).png 墨西哥1918年10月–1919年7月約300,000約2,300
Flag of Guatemala.svg 瓜地馬拉1918年43,733約2,200[12]
其他北美國家約140,000約1,000
南美洲
Flag of Argentina.svg 阿根廷流行期間約10,200約120
Flag of Uruguay.svg 烏拉圭流行期間約2,050約140
Flag of Brazil (1889-1960).svg 巴西流行期間約180,000約600
Flag of Chile.svg 智利流行期間約35,000約1,100
其他南美國家流行期間約100,000約500
歐洲
Flag of England.svg 英格蘭威爾斯1918年6月23日–1919年5月10日198,000640[13]
St Patrick's saltire.svg 愛爾蘭1918年–1919年4月18,367404[14]
Flag of Scotland.svg 蘇格蘭1918年7月–1919年4月16,917416[15]
Flag of Denmark.svg 丹麥
Flag of Iceland.svg 冰島
1918年7月–1919年4月約12,374約350
Flag of Sweden.svg瑞典1918年7月–1919年4月約24,780約420
Flag of Switzerland.svg 瑞士1918年7月–1919年4月23,277600
Flag of Germany (3-2 aspect ratio).svg 德國1918年約225,330約370
Flag of Austria.svg 奧地利1918年7月1日–1919年7月1日20,458300
Flag of France.svg 法國1918年5月–1919年4月約166,000424
Flag of Spain (1785-1873 and 1875-1931).svg 西班牙1918年5月–1919年5月約170,000約830
Flag of Italy (1861-1946) crowned.svg 義大利1918年約375,000約1,060
Flag of Russian SFSR (1918-1937).svg 俄羅斯1918年–1919年約450,000約500
其他歐洲國家約462,800約400
亞洲
Merchant flag of Japan (1870).svg 日本1918年8月–1919年7月257,363425[16]
Merchant flag of Japan (1870).svg 日治台灣1918年末–1920年2月44,700約1,200[17]
British Raj Red Ensign.svg 英屬印度 (英國)1918年–1919年約12,500,000約4,000
Flag of the British Straits Settlements (1874-1942).svg 海峽殖民地 (英國)流行期間約3,500420[18]
Flag of Portugal.svg  葡屬澳門1918年120-[19]
其他亞洲國家1918年–1919年約3,000,000約600
大洋洲
Flag of Australia.svg 澳大利亞1918年9月–1919年9月13,320266
Flag of New Zealand.svg 紐西蘭1918年(歐洲人)5,550
(毛利人)1,130
500
2,260
Flag of Hawaii.svg 夏威夷 (美國)1918年–1919年1,559600[20]
US flag 48 stars.svg菲律賓 (美國)1918年11、12月936,686890
Flag of the Netherlands.svg 荷屬東印度 (荷蘭)流行期間約800,000約1,600
南太平洋群島約50,000
非洲
Red Ensign of South Africa 1910-1912.svg 南非1918年8–11月139,4712,280[21]
Flag of France.svg 馬達加斯加 (法國)流行期間113,9573,500[22]
其他非洲國家1918年約1,100,000約1,000


紐約、倫敦、巴黎和柏林在1918年6月至1919年3月的死亡率。單位:每千人。
死亡人數[23]
北美洲107.6萬
南美洲32.7萬
歐洲216.3萬
亞洲1575.7萬
大洋洲96.5萬
非洲135.3萬
全世界2164.2萬
  • 資料來源:Epidemic Influenza- A survey, p. 228 &229, Edwin O. Jordan, 1927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60句精選關於『知識』的經典語錄

在涅貴不缁:處在污濁的環境中,貴在不被污染

《典 論•論文》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文學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