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蠣產於海水或鹹淡水交界處,以食浮游生物為生。中國漢朝就有「插竹養蠣」。《神農本草經》說:「牡蠣有三,皆生於海」
牡蠣[編輯]
太平洋牡蠣 Crassostrea gigas
| ||||||||||||
科學分類 | ||||||||||||
| ||||||||||||
屬 | ||||||||||||
等等
|
產地[編輯]
牡蠣產於海水或鹹淡水交界處,以食浮游生物為生。中國漢朝就有「插竹養蠣」。《神農本草經》說:「牡蠣有三,皆生於海」。唐代的牡蠣已是海中珍饈,肉稱「蠣房」、「蠔房」[1]。李白有「天上地下,牡蠣獨尊」的題句。韓愈有《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詩「蠔相黏為山,百十各自生。」[2]。宋代蘇頌說「南海閩中龍多,皆附石而生,磈磊相連如房,呼為蠣房,初生只如拳石,四面漸長至一二文者,嶄岩如山,俗呼蚝山。」劉子翬《食蠣房》詩:「江瑤貴一柱,嗟豈棟梁質。」南宋陸遊有《紹興中予初仕為寧德主簿與同官飲酒食蠣房甚》詩:「同寮飛酒海,小吏擘蠔山。」元代柳貫有「鷁首去乘潮浪白,蠣房催出酒波紅」詩詠。明朝時牡蠣有「西施乳」之稱。李時珍《本草綱目·介二·海月》載:「《王氏宛委録》云:『奉化縣四月南風起,江珧一上,可得數百。如蚌稍大,肉腥韌不堪。惟四肉柱長寸許,白如珂雪,以鷄汁瀹食肥美。過火則味盡也。』」郁達夫說:「福州海味,在春三二月間,最流行而最肥美的要算來自長樂的蚌肉,與海濱一帶的蠣房。」
種類[編輯]
紐西蘭Bluff地區以盛產優質肥美之蠔聞名。
食法[編輯]
食用季節[編輯]
傳說在五至八月不宜生食牡蠣。事實是當時正值牡蠣的繁殖季節,食用五至八月的牡蠣不會對健康有影響,只是肉質較差。英國國會亦有相關立法保護。
中式熟食[編輯]
- 火鍋:大連地區。
- 蠣餅:用蠣肉和麵粉製成圓形的油炸食品,福州、莆田等地風味小吃。
- 蠔乾粥:晾曬8成乾的蠔乾、兩次去殼的粳米米芯、豬大骨頭熬煮的鈣質豐富的高湯以及自家調味品精製而成,在閩南(廈門、泉州、漳州)等地非常流行的風味名小吃。
- 薑蔥焗
- 蠔油
- 燒烤
- 曬成蠔豉。
臺灣料理[編輯]
- 蚵仔煎:牡蠣和混合番薯粉加水加以煎製,並加入青菜、雞蛋,並佐以醬料。
- 蚵仔麵線:牡蠣湯裹太白粉後,加上豬腸與麵線合煮,另有加大腸麵線。
- 炸蚵仔:又稱炸蚵仔酥、蚵酥,牡蠣裹地瓜粉或太白粉後,入鍋油炸。
- 蚵仔湯:牡蠣與薑絲混煮成湯,後加入九層塔壓味,為臺灣著名菜式。
- 蚵嗲(稱為ô-de):主要的材料有牡蠣、豬絞肉、韭菜末、高麗菜末、芹菜末、五香粉和少許胡椒粉等,再加以油炸。
- 蚵包:以麵皮包裹冬粉、雞蛋、牡蠣、韭菜等餡料油炸製成,食用時可沾少許辣椒醬、醬油膏或胡椒粉提味。
日韓料理[編輯]
日本為了防止食用牡蠣造成食物中毒,早期食用前均先加熱再吃。明治維新自歐美引入生食文化後,民眾生食後常導致食物中毒,故產業界逐漸發展出以紫外線殺菌的方式殺菌。一般於食物中毒的症狀有牡蠣毒、細菌(腸炎細菌、大腸菌)等。
西式熟食[編輯]
牡蠣殼[編輯]
藥用[編輯]
在漢方中使用牡蠣殼為藥材,磨為粉末,稱為「牡蠣」。
功效主要有
- 平肝潛陽、鎮靜安神:類似石決明功效
- 軟堅散結:對於痰核瘀結的團塊有消散作用
- 收斂固澀:如汗出不止用於斂汗
等。
牡蠣殼的其他用途[編輯]
磨光後可舖窗戶,燒成灰可砌牆(澳門舊城牆遺址亦以此建成),唐劉恂《嶺表異錄》說:「盧亭者,盧循背據廣州,既敗,餘黨奔入海島野居,惟食蚝蠣,壘殼為牆壁。」。宋朝方勺《泊宅編》卷二:「蔡襄守泉州,因故基修石橋……十八年橋乃成,即多取蠣房,散置石基,益膠固焉。」又澳門一村落,名燒灰爐,亦由此而來。香港海下灣的石灰瑤曾經大量出產殼灰來建房子。
相關[編輯]
綠牡蠣[編輯]
牡蠣會吸收汙染海水中的銅離子,呈現綠色的外表。
珍珠[編輯]
牡蠣會生產出珍珠。
蠔油[編輯]
蠔油是用蠔與鹽水熬成的調味料,深啡色、質感黏稠,常用於中國粵菜中。
與澳門的關係[編輯]
澳門因原產牡蠣,又稱「濠鏡」、「濠江」,原作「蠔」,因名從「虫」,不雅,故易之。
澳門的產蠔業直到1980年代才衰亡。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