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齊國政治家晏嬰言行的一種歷史典籍

  
《晏子春秋》
拼音:yàn zǐ chūn qiū
同义词条:晏子春秋
,用史料和民間傳說匯編而成,書中記載了很多晏嬰勸告君主勤政,不要貪圖享樂,以及愛護百姓、任用賢能和虛心納諫的事例,成爲後世人學習的榜樣。晏嬰自身也是非常節儉,備受後世統治者崇敬。
  書中有很多生動的情節,表現出晏嬰的聰明和機敏,如“晏子使楚”等就在民間廣泛流傳。通過具體事例,書中還論證了“和”和“同”兩個概念。晏嬰認爲對君主的附和是“同”,應該批評。而敢於向君主提出建議,補充君主不足的才是真正的“和”,才是值得提倡的行爲。這種富有辯證法思想的論述在中國哲學史上成爲一大亮點。
  《晏子春秋》經過劉向的整理,共有内、外八篇,二百一十五章。注釋書籍有清末蘇輿的《晏子春秋校注》、張純一《晏子春秋校注》,近代有吳則虞晏子春秋集釋》,參考價值較高。

 

 晏子春秋

晏子
晏子
   《晏子春秋》是記錄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晏嬰思想言行的一部著作。晏嬰,字平仲,一說字仲,諡號平,夷維(今山東高密)人,生年不詳,卒於齊景公四十八年 (公元前500年),繼父晏弱爲齊大夫,曆仕齊靈公、莊公、景公三世,是齊國最有名氣的政治家之一。《晏子春秋》之名最早見於《史記·管晏列傳》,張守節 《正義》引《七略》(或雲當爲《七錄》之誤)雲“七篇,在儒家”,未著錄作者姓名。(漢書·藝文志·諸子略》稱“《晏子》八篇”,仍在儒家。《隋書·經籍 志)、(唐書·經籍志》著錄與《七略》同,並且說:“齊大夫晏嬰撰。”《宋史·藝文志》、《崇文總目》、《郡齋讀書記》、《中興書目》、《直齋書錄解題》 著錄仍稱《晏子春秋》,但作十二卷。 關於《晏子春秋》一書,自從唐代柳宗元提出“君疑其墨子之徒有齊人者爲之”說以後(《柳河東集》卷四),就有人將其列入偽書一類。盡管後來又有不少人提出 不同看法,但終因其真假難辨而未被人所重視。1972年4月,山東臨沂銀雀山一號漢墓發掘出4900多枚竹簡,其中整理出來的《晏子》簡就有102枚,散 見於今本八篇中的18章(駢宇驀《銀雀山漢墓竹簡晏子春秋校釋序言》)。在西漢初年,當時比較僻遠的臨沂已有《晏子》一書的流傳,足證《史記》記載當時 “世多有之”是可信的。由此可見,《晏子春秋》不可能是“六朝人好作偽者依放爲之”(吳德鏇《初月樓文鈔》卷一),也不可能成書“在秦政統一六國後的一段 時間内”(吳則虞《晏子春秋集釋序言》)。董治安說“《晏子春秋》不是晏嬰自著,也不是漢以後人雜抄諸家拼湊起來的東西,而是一部獨立的先秦時代的作品, 編寫者大約是稍晚於晏子的戰國時人”(《說晏子春秋》)。這一論斷是正確的。具體說,《晏子春秋》應是戰國齊人中景仰晏子者所作,其作者也許就在稷下學者 中。在政治思想上,《晏子春秋》重禮,主張以仁義“服天下”。極力反對嚴刑苛政,力主減輕賦税和徭役。反對繁飾禮樂,奢侈享樂。主張“任賢”,“擧賢”, 反對用人惟親。反對“朝居嚴”,要求上不聾,下不喑,更提出“和”、“同”問題,主張君主要從諫如流,虛心聽取臣下的意見,關心百姓的疾苦。有較強的進步 傾向,同時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藝術上,《晏子春秋》接近歷史筆記小說。它善於用簡練、生動的語言去組織事件,展開情節,戲劇性強。善於用反襯、烘托方法 來塑造晏子的形象。議論精當,亦莊亦諧,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所以,《晏子春秋》不但是一部富有濃厚政治思想色彩的古典文學作品,也是研究我國春秋戰國時代 歷史、文學、哲學史的重要文獻。

内容目錄

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

外篇

佳句賞析


  原句:君子贈人以軒,不若以言。

  摘自:《晏子春秋·内篇雜上》

   賞析:軒在這里指的是高大的車子。句意是君子認爲對别人物質上的贈予不如精神上贈予,物質是一時的,精神財富能讓人享受一生。引申到交友必是君子之交淡 若水,彼此之間不存在利益交換,對你的批評建議都非常實在,對你的個人缺點也能直言不諱,這樣的朋友交往才能有助於自己道德的修養和自身的提高。

  原句: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摘自:《晏子春秋·雜下》

   賞析:這是我們經常引用的至理名言,意思是說大智慧的人,考慮多次也會出現失誤;愚笨的人考慮多次也會有正確的時候。這句話告訴我們,事物是千變萬化 的,沒有什麼事情是約定俗成,固定不變的,在看待事物的時候要用發展的眼光,用自己睿智的思維才能看的清楚明白,如果喜歡以貌取人或是極端排斥,或是盲目 崇拜,不假思索的相信一切必將面臨淘汰。

  原句:桔生淮南則爲桔,生於淮北則爲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摘自:《晏子春秋·集釋》

   賞析:這句話在中學的時候就熟記於心,大家都明白其意,其實質傳遞的是環境對人的重要作用。哲學角度說,内因是決定性因素,但是很多時候内因和外因的相 互轉化會引起質變。每種社會制度,每種生活狀態,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屬於自身的自然屬相和外部環境,這種外部因素對人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晏子是在告訴大家 應到保持自己,立足自身,在不同的環境發揮不同的作用,而切忌避免千篇一律,崇洋媚外,颺棄“萬能”、“皆准”的片面觀念。

  原句:身無以用人,而又不爲人用者卑。

  摘自:《晏子春秋·集釋》

   賞析:句子表達的是自己沒有有用的品質和才能,卻不願别人來領導自己是卑賤的表現。愛迪生說過,成功源於1%的天賦和99%的勤奮,而1%的天賦往往起 到決定性的作用,這說明人的才能是相互差異的,有強弱大小之分,沒有十全十美的完人,那麼當你在有些方面比他人稍遜一籌的時候爲何又要高擺架子,不願受命 於人或是讓賢,這樣的人本身就是卑賤的,不值得重用,是無才無德德表現。也有人會有懷才不遇,這種人可能地位看似卑賤,但是隻要願意付出,能客觀評價自 己,擇其能之事,其本質也就不會卑微。

  原句:故君者擇臣而使之,臣雖賤,亦得擇君而事之。

  摘自:《晏子春秋·集釋》

   賞析:簡單的理解是君可擇臣,臣亦可擇君而事。這在當時是極爲冒險,非常大膽的意識,也是封建社會人性關懷的呼喚。知道其意,很容易讓我們想到當下,現 在畢業生和企業的關係很多時候遠比君臣更爲複雜,國家出台的關於企業與個人的這種雙向選擇相信與晏子當時的想法異曲同工,說明社會確實在進步,充滿關愛和 人性的社會更有利於前進和發展。但是,要讓當下的人能更加深刻理解和切實踐行還是存在諸多意識和現實上的困惑與矛盾。

  《老子》  春秋·楚  李耳

  原句: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摘自:《老子·第七章》

   賞析:天地之所以長久的原因,在於它的一切生存運作都不是爲自己,而是爲了他人生存所致。天地覆載萬物,隻謀求萬物的利益,其結果天地不但未損害自身的 生存,反而得到長存的好處。喻示着人應該有的處事觀念,作爲與天地同出一源的人,如果能夠抛棄私心,處後居下,先人後己,不但不會傷害自己,反而會長生長 久。上古時代的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最後得到舜的青睞,傳位於大禹,這也是老子所說的那種“無私”反成“成其私”。

  原句: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摘自:《老子·第九章》

  賞析:這時老子事物辯證關係的描述,也反映了人生哲理。任何事物都會出現物極必反的結果。這句話是爲了告誡人們,在爲人處世方面要遵循自然辯證法的規律,不能在個人私欲的支配下,不擇手段,這樣必將繩之以法。

  原句: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摘自:《老子·第十九章》

   賞析:保持質樸,減少私欲。聰明智慧是人在實踐中不斷繼承和發展的社會屬性,把這種聰明智慧用於征服自然,可以提高人的生存質量,治理國家可以國富民 強,但是如果使用過分,就會出現奸詐之人,從而擾亂人民的質樸之心。老子希望人類能返樸歸真,回歸自然的本性,減少私欲。當然,這種減少私欲不是放棄一切 正常的欲望,而是讓人追求恰當的合情理的欲望,人們隻有放棄那些被物駕御的外殼,恢複人的本性才能真正的無所憂患。

  原句:唯之於阿,相去幾何?善之於惡,相去若何?

  摘自:《老子·第二十章》

   賞析:老子的修己之道。原句中唯指的是應允之聲“是”;阿指的是怠慢之聲“啊”,這兩者之間不隻是表現在自我心理的滿足,更重要的是體現自我的道德修 養,即是否尊重他人,是否考慮到他人的内心感受。老子所提倡的是尊重他人,尊重自我,使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尊自愛的良好環境。同理,善與惡之間也是如此。

  原句: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摘自:《老子·第二十三章》

  賞析:老子從自然之道推出爲人之道,同道者與同道者相聚,同德者與同德者相聚,這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既是如此,人們很容易窺一斑而見全豹,從一件事情推及到另一件事情,從一個人的品德可以知道與之交往的人的品德情況。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60句精選關於『知識』的經典語錄

在涅貴不缁:處在污濁的環境中,貴在不被污染

《典 論•論文》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文學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