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克牌的前身為簡化成52張卡牌的法國塔羅牌,因此花色、人頭牌也相同,美國商人再加入德國的Joker的2張鬼牌。[1][2]引進華人時,因為最常來玩撲克,所以稱為撲克牌。

撲克牌[編輯]


撲克牌
撲克牌Anglo-American playing card、French deck),簡稱撲克,直譯為英美牌法國牌,香港俗稱啤牌,是英國美國、華人圈等地最常使用的遊戲牌牌具。

歷史[編輯]

撲克牌的前身為簡化成52張卡牌的法國塔羅牌,因此花色人頭牌也相同,美國商人再加入德國的Joker的2張鬼牌[1][2]引進華人時,因為最常來玩撲克,所以稱為撲克牌。
四種花色分別為黑桃♠(spade,又名葵扇)、紅心(heart,又名紅桃)、梅花♣(club,又名草花)、方塊(diamond,又名階磚或方片,川渝地區稱為"巴片"),黑桃和梅花為黑色,另兩種是紅心和方塊為紅色。每花色十三張,為數字一到十三,一到十的牌以花色圖案數代表,而十一、十二、十三用人頭牌代表。

讀法[編輯]

在華人中,各牌稱呼有不同。
  • A,Ace,普通話:「尖兒」,吳語:えす,滬語:「愛使(Ace的音譯)」,粵語:「煙使(Ace的音譯)」,或簡稱「煙」,川渝:「帽」;潮州話:么(A相當於數字1)
  • 2,吳語:に,滬語:「爛污泥」,粵語:「弟」(按普通語讀法,音近似"dee")
  • J,Jack,普通話:「勾」,也有稱作「丁」的,吳語:じゃが,滬語:「甲勾」(甲是Jack的音譯),寧波話:茄(以寧波話讀,音似假),粵語:「積(Jack的粵語音譯)」)
  • Q,Queen,普通話:「疙瘩」、「圈兒」,吳語:びで、で,滬語:「皮蛋」,粵語:「女」(女王Queen的意思),川渝:「匡」,湘語:「蛋」。
  • K,King,普通話:「凱」,吳語:老け,滬語:「老K」,粵語:「傾(King的粵語音譯;在香港,只是直接讀出"King"」),川渝:「鋸」。
  • 鬼牌,吳語:ちゃび(正ちゃ,副ちゃ),寧波話:槍斃,較大的叫正槍,較小的為副槍。

象徵[編輯]

扣掉鬼牌,52張象徵全年52個星期。黑桃♠、紅心、梅花♣、方塊與四季有關。每季13張,代表一季13星期。每種圖案13張之點(1-13)加起來是91點,而每季也是91天。此外,全牌只兩色,紅表白天,黑表夜晚。

常見的撲克牌遊戲[編輯]

多人[編輯]

單人[編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60句精選關於『知識』的經典語錄

在涅貴不缁:處在污濁的環境中,貴在不被污染

《典 論•論文》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文學專論